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上场征战(3 / 4)
什么会这样说? 因为有些人来到这里住下后,就娶了本地土着,生下孩子。 一方面是搞船、枪炮,另外一方面就是人。 人手方面,他从流民中招募人手。 又从西洋中招募。 闻人升以1:3的比例进行混合雇佣。 1个西洋人配3个大明流民。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传统腐朽的权术制衡。 但恰恰能够济一时之用。 满清内部也一样是各种制衡。 西洋人的存在,可以保证大明士兵不会因为什么忠君思想,而背叛自己。 毕竟西洋人只看重钱,只看重薪水。 自己能发薪水,只要伤亡不大,只要条件不艰苦,他们还是有着职业素质的。 毕竟西洋人当雇佣兵是习惯的。 一个约翰人很乐意当雇佣兵打约翰国的。 万一有人想要背叛自己,他就可以用这些西洋人去镇压。 而同样的,如果西洋人想要漫天要价,在关键时候索要天价雇佣费,自己也能用流民士兵压制。 这就是闻人升的精明之处,用人之法。 领先时代的方法他会,那些糟粕之术,他同样精通。 有些人辛苦坐上高位,却又自己退出去,简直是幼稚可笑,他是将跟随自己的人,统统放弃。 是一种正值上的幼稚病。 而闻人升绝对不会犯下这些错误。 他的智慧无双,又心志无双。 什么事都能一看就破,什么问题都能一见即明。 流民士兵,都招收有家有口的人。 总之就是尽量有约束,出海作战都有赏金,一手是钱,一手是人质,配合上基础训练,加上战时军法,不怕士兵不出力不卖命。 当然搞造船也不是很容易的。 西洋人也不愿意技术扩散。 但是他们来到东南还是为了钱。 闻人升通过货物份额来诱.惑他们,雇佣他们建造西洋船只。 反正是只要有银子的话,有很多西洋专家。 这年头最大的好处,就是很多人还没有什么忠诚于国*的想法。 还是以个人发财为主。 也没有什么西洋的技术壁垒。 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技术保密。 但是只要给够钱,挖人并不难。 闻人升多管齐下。 同时内部出现一些背叛之事。 有的人带着满满一船货物跑了。 这就是在海上的危险。 辛辛苦苦逃走一艘船,连穿带货物就价值10万两。 如果没人看到,或者这艘船不回来,你还会以为他是遭受了海难,从而没法处置他的家人。 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找有家室,有宗族的人当船长。 单身狗当不了船长。 没人相信他们对船主和股东们的忠诚。 好在闻人升在当初就设置过粘杆处上船,将背叛的人都给杀掉。 然后又把那船给追回来了。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几次后,背叛者就大为减少。 因为他们知道了伸手就被砍。 当然不会犯傻。 那就采取更加安全的手段赚钱。 这种想法比比皆是,大家都是这样想的。 做好这些杂事后,半年后,闻人升终于协调好一切,开始真正的战斗。 这一年东虏入寇。 从此掀开了2年一次的大规模劫掠生涯。 他们选择从蒙*边墙越口而入。 一路上军堡望风而逃。 只有几个大的军事城堡,才选择坚守。 然而对方围而不攻击,就是一路冲进来。 那些军事堡垒,毫无办法,只能燃起狼烟,通知京畿之地。 八旗一路冲进来。 这个时候,朝廷一片恐慌。 开始召集天下之兵勤王。 闻人升自然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他的士兵和雇佣兵已经训练了一年多,现在要上战场真实练兵了。 在训练场上练习的再好,不见血,不杀人,不斩首,永远不会成为强军。 他才不会贸然用一群新兵蛋子,去打东虏。 他想了想选择派出水师北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