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新华王(2 / 3)

加入书签

“怎么,诸卿没有看法?”李元说着语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要知道这帮阁臣平时开会说话,那是滔滔不绝的。

林如海先看李清,这厮低头躲开,后面的方颂和岳齐,也都是低头躲开,潘季驯干脆打瞌睡。贾琏,算了,本来就有间隙,不要扩大矛盾。

“陛下,此天家之事,一切应由圣上乾纲独断。”林如海没法子,都不说话,他只好起来说了。

李元见林如如此说,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笑眯眯的看着贾琏道:“贾卿,可有高见?”

贾琏被点名的瞬间,所有人都精神了,纷纷看了过来,甚至有人不免幸灾乐祸了。

这种事情说错话,后患无穷的。

贾琏本不想表态,被点名了突然心念一动,觉得是个机会,便平静的站起抱手道:“陛下既然点了微臣,不说便是不敬。微臣斗胆说几句,若有错漏,还请陛下海涵。”

李元笑道;“爱卿只管说,朕不怪罪。”

贾琏这才继续:“洛王之奏,暗合先帝遗志,不准恐招致天下非议。准之,往何处去最为稳妥呢?”

顿了一下,众人都在体会贾琏措辞中的“稳妥”一词,不免暗暗称赞,确实如此。

“今我各边,西有西宁王,北有漠北王,东有东平王。南洋则专设南洋总理大臣,纳入朝廷直属,也不合适,更不稳妥。算来算去,唯有大洋彼岸的新华殖民地,最为妥当。臣微薄之见,请勿笑之。”贾琏说完便坐下了。

李元愣住了,内阁其他大臣都露出了意动的眼神。

这个新华殖民地,他们是知道的,大洋彼岸到底有多远不清楚,但是去一趟要一年的概念,大家还是有的。

少算一点,万里总有的吧,实际上远远不止,直线距离都一万公里了。

关键这事情吧,亲王有相应的待遇,真要送过去,至少要有给他配一支小规模的舰队,三千精锐总是要的,不能更少了,不然说不过去。

问题是这万里之遥,派谁去合适呢?

李元确实心动了,李亨是身份太特殊了,处置不好太过被动了,不能落一个皇帝容不下亲兄弟的坏名声吧?

“先生说的详细一点。”李元下意识的换了称呼,众人也没注意,都在看着贾琏,等他的答案。

“微臣算了算账,首先护航舰队不能少于十二艘三级战列舰,算上其他辅助的船只,至少需要三十艘各型辅助船只,才能保证舰队的战斗力。其次,洛王乃亲王,卫队不能少于三千,算上随行的人员,运输船只,后勤补给船只,加起来也要三十艘商船。舰队可以从南洋舰队抽调,商船可以从民间雇佣,至新华殖民地后,可设新华州,并利李亨为新华王。”

贾琏说的很简单,实际上很复杂。顺利抵达新华殖民地,舰队和辅助船只可以留下,也可以不留下,商船从民间雇佣,自然是要离开的。

因为走北美航线,届时完全可以与薛家商行的民间船队汇合,可能就不是这七十二艘船,而是一百多艘船的庞大船队。

这一趟能运过去多少人,一万人不敢说,七八千总是要有的。

再者,有了李亨在北美的新华殖民地为藩王,朝廷肯定不能不管啊,这就不可能是一次性投入了。

对于李元而言,这么做自然是大有好处的,万里之外的新华王,那还能有啥威胁呢,眼不见不心烦好不好。

至于后续的投入,那也是值得的。少了一个对皇位的潜在威胁,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对于一个皇帝而言,任何事情只要与稳固皇位联系起来,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李元满意的看看贾琏,暗道:还是先生知我。

其实李元还想过,给李亨丢西域去算了,但怎么说呢,西域那地方虽然也很远,但总有个西宁王在,还有个漠北王呢,万一中原有事,三股势力河流,觊觎大位呢?新华殖民地就不一样了,那地方够远,够穷乡僻壤,给人打发过去,周围都是蛮夷,想打回来难比登天。

“先生说的有理,那便拜托先生,全权处置此事!”李元满意之余,干脆一事不烦二主了。

贾琏没立刻答应,而是继续道:“舰队护航至新华殖民地,暂留两年,然后自南洋派舰队去轮换,此事一定要与舰队官兵说明白。再者,此行舰队官兵护航,一律算出征,应付费用不可短少。”

李元这次瞬间明白贾琏的意思,舰队两年一个轮换,那就能保证舰队不会被李亨收服,这也是防着李亨呢。

“准了!此事,先生看着办就是。所需费,内帑可出五百万元,户部能出多少?”李元非常的干脆,巴不得李亨明天就滚蛋。很大方的开内帑后,扭头问看李清,户部也要出钱的,不要指望内帑一家出钱。

李清沉默了一会才道:“户部也可出五百万元。”

李元这次真是非常大方道:“先各出一千万,如不如用,先生再报就是。”

至此,贾琏再无话说:“微臣领命。”

贾琏告辞出来后,立刻召集幕僚,先做计划。三日之后,计划做好了才上报皇帝,御批之后设专用账户。户部以及内帑资金转入后,贾琏找皇帝要一份圣旨,无旨意调兵是大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