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后撤坚守(2 / 3)
半个小时后,赶到战场发现敌人已经撤退了,与先头连的连长碰头后才知道,大约二百骑兵向他们发起了进攻被击退了。
偷袭之敌留下了五十馀尸体,还有三十馀匹战马。
贾莳看看地形后不禁庆幸,道路在河谷旁,两边都是山坡,骑兵施展不开。贾莳当机立断,全营攻击前进。
继续前进约两公里后,前方一处路边山头上发现了敌情,大约五百馀骑占据了要隘,卡住了唯一的道路。
从望远镜里观察,敌军正在抓紧修公事,这是要彻底的堵死道路。看装束,都是本地的部落人马,想必是投了沙俄那边。
贾赦立刻下令趁敌准备不足,发起攻击。
关键时刻,两门迫击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惜弹药的连续打掉了一个基数的弹药后,先头连一个冲锋就拿下了阵地。
此战毙伤敌军一百零三人,缴获马匹五十五。抓获俘虏三人,紧急审讯后才知道,他们来自附近一个部落,首领收了沙俄人的五百条滑膛枪的好处,派出部落内的五百精锐,打的如意算盘是仗着机动性沿途袭扰,不要死战的心思。只是没想到,贾莳的这个营装备了迫击炮,一通炮火下来,直接给对手打懵逼了。
贾莳让先头连骑上缴获的马,加快速度往前侦查,发现敌军如果强则撤,弱则打。
先头连带着两门炮出发,沿途打掉了三股试图袭扰的敌军,证明了贾莳的判断,不止一股部落收了沙俄人的好处,打的都是袭扰一下,意思一下的算盘。只是这些部落没想到还有迫击炮这玩意,打的是又急又快。没等他们跑掉呢,先头连已经怼到脸上了。
三股敌军人数都不多,也就是二三百人的规模,本地部落又不傻,肯定不会倾巢而出,意思一下而已。只是各部落的首领都没想到,派出来的人回去的最多只有一半,少的只回来了个位数。
第二标和炮标也没闲着,派兵前出接应后撤部队。第一标这边接到贾莳后续的报信后,也是出了一身冷汗,标统下令丢下作战无关的物资,立刻全速后撤。撤退后第二日,天黑之后,骑兵标和第一标与第二标和炮标汇合。
四个标统连夜开会商议,决定还是留下骑兵标断后,第一标先走一步作为开路先锋,炮标随后,第二标跟上。
贾莳再次领到了作为开路先锋的任务,次日凌晨五点出发。这次比较顺利,沿途没有遭到袭扰,大概是本地部落也被打怕了,决定继续看看风向再决定。这种情况很正常,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玩的就是丛林法则,没人愿意损失实力,然后被其他部落吞并。
汇合后的前出部队,一路上走了十八天才回到比什凯克,主要是炮标的速度快不起来,拖累了全军的机动性。
蒋平这边松了一口气,立刻召开队官以上会议。通报了情况后,全旅(以后用旅为称呼方便阅读)军官气急败坏,大骂安西军不做人。
发泄了一通之后,还是要面对现实,现在的情况非常糟糕,因为安西军的缘故,本地部落与周军的关系不能说不好,只能说很差。
独立混成旅何去何从,现在成为了关键。是留在原地防御等待不靠谱的安西军增援呢,还是直接后撤。
全旅军官畅所欲言,多数人的意见都是留下来打一仗。
蒋平特意问了贾莳的观点,得到的回答也很坚决,不能撤。
理由也很简单,首先混成旅的情况可以说四面皆敌,即便是安西军也是潜在的敌人。撤往安西王城,很可能当做炮灰送掉了,甚至可能被包围歼灭。其次就是尽管混成旅的情况不佳,沙俄军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只来了一个近卫骑兵军。
别看有很多胁从军,实际打起来,胁从军肯定不会卖力气。只要混成协能坚持久一点,沙俄军队的后勤补给也会出问题,到时候一定会去抢本地部落,必然导致本地部落离心离德,甚至直接跑路。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混成协那么多火炮,如果撤退,肯定会被追上,还不如凭借城市的建筑进行防御,充分发挥火力强大的优势。届时只要能逼出沙俄军队出战,集中火力狠狠的打击沙俄军队,造成大量杀伤后,俄军必然不能坚持而后撤,围困自然就解了。
贾莳还没提增援呢,安西军是不靠谱,但是俄军可不敢指望这个。长期围困不能消灭敌人,后果是很严重的。要知道,沙俄眼中的安西军非但不是弱旅,还是装备精良,职业军人的总兵力超过五万的强大对手。
蒋平当即决定,全军留下防守,同时宣布了几条战时的法令,将城内的异族全部驱赶出去,并且要留下粮食。
策略既定后,训练有素的军队执行起来自然坚决。
混成协通报全城,限期三天,必须全部撤离,可以带走随身的财物,也可以带走干粮,但是仓库里的粮食不能带走。
因为是强制性的,所以造成了一些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没法子,想要守住城市,必须如此。
明确的讲,混成协不知道谁是敌人,又不愿意滥杀无辜,所以只能驱离。
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