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讲理的背后(2 / 3)

加入书签

黑斯廷斯顿时大喜,还有这好事?

“我高度认可阁下对于规则的诠释!”

“好了,既然我们达成一致,细节让下面的人去商谈吧。我该告辞了,再不回去晚上又要失眠了,上了年纪的男人在家里可太难了。”

贾琏说着话起身告辞了,没有征求任何人的同意,这个时候黑斯廷斯才再次意识到,这是帝国的首相,一言九鼎的大人物。

“恭送阁下!”黑斯廷斯一路送到院子的门口才停下,目睹着贾琏的马车消失才缓缓转身。

马车上的贾琏面露微笑,国内的纺织业发展遭遇了瓶颈,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缺棉花。

因为粮食单产不高,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是不现实的。否则一旦遭遇天灾,就要出大事情。

至于杜绝走私的事情,查到的才是走私,查不到的就是正经买卖。再说了,印度那边的军火贸易,最近两年也陷入了低潮。

土王们在外部威胁降低之后,再次展现了鼠目寸光,他们认为可以与英国人平起平坐的好好谈谈了。

那就谈吧!

国内商人加大从印度购买棉花的力度,缓解国内的供应不足,这无疑是最优选择。

棉花这个东西可不好种,棉花地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种植粮食,这就是没有化肥的时代困境。

谁能想象,现在满世界的找鸟粪,居然是一笔好买卖。尤其是澳洲那边,对于鸟粪的须求简直是有多少要多少。

是啊,那片土地太古老了,并不适合种地。大量往远东移民不现实,东平王的历史记录可不好看。

所以呢,只能苦一苦印度人民了。至于昂撒人,主要能挣钱,印度人饿死真不算个事情。

这么丧尽天良的事情,还是交给昂撒人去做吧。

至于美洲的棉花,太特么的远了。

说起来印度的棉布行业曾经也有辉煌的时期,随着英国人的抵达,一切都没有了。

对欧洲的贸易,依旧集中在三大类,茶叶瓷器丝绸。

说到丝绸,在战场上可是好东西,衣服内衬一层丝绸,铅弹入体都不易碎。

黑斯廷斯的友好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给国内的报告中,黑斯廷斯强调了与贾琏的会谈,并且指出中国人更在意来自陆地上的威胁,这是他们数千年都要面对的难题。

如何利用沙俄对领土的野心,更多的牵制中国对外发展的力量,是内阁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这份报告的判断,符合英国内阁对华的分析和判断。

鉴于俄国人在对拿破仑战争获胜后,对待欧洲态度越发傲慢的趋势,英国议会已经有遏制沙俄向西发展的呼声。

俄军在对法的战争中固,灰色牲口固然伤亡惨重,在随后的大胜中,缴获了大量法军装备的线膛枪,使得俄军的实力大大的增加。

现在沙俄高层的一些贵族,已经喊出了要南下杀光东方人的口号。

黑斯廷斯把好消息带回印度的同时,一支运输队抵达阿拉木图,送来了一批新式装备。

军改完成之后,军方进行了全面的换装,陆军方面换装力度最大的就是步枪。

这次送来的就是新式的步枪,十四式步枪,干正十四年定型。

该步枪发射无烟火药步枪弹,口径为七毫米,采用桥夹供弹,这是一款跨时代的武器。目前只有少量的精锐部队装备。

伴随十四式步枪抵达的还有一款十四年水冷连发雷电枪,数量不多,只有二十四挺。

试射之后,这款武器在陆军部受到了极大的诟病,认为这种武器就是在吃子弹。

若非贾琏的坚持,该款武器将无法纳入军方的采购名单。

新式步枪和雷电枪除了大量运抵安西,东华国也得到了一批。当然价格也很感人,立国之后的李亨,再也得不到免费的援助。不得不花一百元一支的价格,采购了一万支步枪。据有金矿的中部和北部联盟,同样的价格采购了一批新式步枪,数量为三万支。

亲儿子贾芝的待遇要好很多,他得到了来自父亲的爱,五千支十四式步枪以及二十四挺雷电枪。

这批武器装备了部队之后,大批旧装备用劳动力付费的方式,进入了当地土着的手里。

印第安人可不象东华人那么热爱和平,他们拿到武器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报复。

拿破仑战败之后,墨西哥反对加快了独立战争胜利的步伐,最终获胜并成立了共和国。

东华国让出了一个省的让步后,两国之间签订了友好军事同盟。约定任何一个国家遭到进攻,另一个国家都将采取一切手段支持。

这一盟约对于美国人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

美国人在伦敦的外交场合大放厥词,认为中国人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对此,驻伦敦的公使并不惯着他们,而是希望他们冷静,毕竟东华国不过是中央帝国的一个藩属国。

从法理上来说,如果东华国与美国发生战争,中央帝国有义务帮助东华国。

这个说法让美国使节快速的冷静,眼神也从泛着血丝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