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我要去捡钱了(3 / 5)

加入书签

224544点。”

“这个高点,始于1999年5月19日的104783点,也就是a股历史上著名的5·19行情。”

“在这2年多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429,这样的赚钱效应是非常罕见的。”

作为专业人士,林玲对于股票市场的一些经典数据可谓是信手拈来,很好的在曹阳面前秀了一把。

“到了224544点,熊市就开始来了。”

“熊市的发端或许有不同的理由、诱因、催化剂,但都逃不出‘估值泡沫’的根本。”

“在早年的股市,不是所有股票都可以流通的,在当时有一种叫‘国有股’的类别。”

“当时由上市公司原有的国有股东持有,并约定不上市不流通。”

看到曹阳很是认真的在那里听自己说明,林玲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意味着一家上市公司虽然可能市值不小,但剔除国有股,真正流通的股票非常少。”

“在那个大家喜欢炒作小盘股,甚至有庄家做庄的年代,小就是美。”

“但是伴随证券市场的发展,伴随社保基金的需求,国有股减持一直酝酿中。”

“而这在当时的股民看来,近乎灭顶之灾。”

“对于往往是以成本价持有股票的国有股东,如果有五六十倍市盈率减持的机会,又怎会不减持?”

“但这样的减持,在那个公募基金刚刚诞生、海外资金极少的年代,谁来接盘,谁又能接得了盘?”

“可想而知,后面几年,a股跌惨了。”

“今年6月6日,上证指数创造了新低,达到了99823点。”

“在此之后,就开始有了小幅度的反弹。”

“所以我有一个判断,a股,见底了。”

“一方面是估值不再那么离谱,甚至很喜人了。”

“从高点的2245到低点的998,上证指数跌去了55都不止。”

“在伴随上市公司盈利的增加,上证指数的市盈率跌到了16倍左右,这个水平我觉得是可以入场了。”

“南山集团这几年的盈利情况很是不错,各个银行都很愿意提供贷款。”

“但是据我了解,集团几乎不找银行贷款。”

“其实我觉得适当的贷款,对企业的发展是很有促进作用的。”

“公司完全可以利用盈利的资金去金融市场投资,加快集团的发展速度。”

“在这个过程之中,如果需要扩大生产,可以利用银行的贷款来满足目的。”

“我虽然没有办法保证公司在金融市场100的能够挣钱,但是现在这个大环境下,就是想要亏钱也不容易。”

林玲越说脸上越是充满了自信。

她入职南山投资也已经好几个月了,一直都没有什么成绩。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二宝还不到一周岁,她倒也不着急。

正好公司事情少,她可以多点时间照顾孩子。

但是慢慢的,她的重心开始重新转移到了工作上面。

她希望自己在南山投资能够做出点成绩出来。

特别是对南山投资和南山集团做了一番了解之后,她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同意投资a股,不过在股票选择上,我比较看好蓝筹股,特别是跟船舶相关的企业,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曹阳没有磨叽,看到林玲专业的表现之后,立马就同意投资了。

当然了,这个同意,本质上其实跟林玲没有关系。

只是感觉上好像是听了林玲的报告才同意一样,倒是收割了一波林玲的感激和好感。

“华夏的造船业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未来对于各种船舶的需求也比较旺盛,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林玲不是那种头铁的人。

先别说曹阳提的方向有一定道理,哪怕是没有道理,她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出来。

“以今天为界限,未来两年内,南山投资在股票市场的资金,我一分钱都不会抽离。”

“我希望这10个亿,到时候能够创造一个奇迹出来。”

眼看着米颖再一次的进来催促开会了,曹阳便准备速战速决。

虽然看起来这个投资有点草率,但是曹阳心中有谱,倒是一点也不担心。

不过张富贵和林玲就不一样了。

他们什么时候操盘过10个亿的资金啊?

曹阳如此痛快的拍板,让他们感受到了信任。

脸上激动的表情,再明显不过了。

……

开会、应酬。

这是企业家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的业务。

公司内部的会议,怎么扯都好说,曹阳自己说了算。

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