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老槐叔,老槐婶(二)(1 / 2)

加入书签

桂娘想了下,确实是这么回事,“你这样说,也对。他老槐婶家,就她的两姑娘心疼她,可有什么用呢?

她的那俩姑娘,还不是被她们俩口子给卖了换钱,给儿子娶媳妇了。

所以,有时候觉得他老槐婶有些可怜,有时候又觉得,她是活该。”

可不是嘛?

其他人家嫁姑娘,都是尽可能的往城里嫁,没办法进城的,就往城附近的周边村子嫁。

离城越近,生活条件越好,幸福指数也越高。

偏偏,他们家为了多卖些钱,把俩姑娘嫁到了,几十里外的大山沟里。

那是片深山,四周除了山还是山,当初送嫁的族人,回来后直接哭了。

因为那地方,太穷太偏僻了,就住在那山旮旯里。

几座大山里就一个小村子,而一个村子就零星的十几户人家,一家比一家穷。

全是茅草屋不说,关键,那边种庄稼的山地,就没一个大块的,平整的。

有些地,快陡成45度了。

驴跟骡子进去,连站都站不稳,全靠人力。

就这样的地,能打多少粮食出来。

关键,村里还没有大路,全是羊肠小道。

他们从山上下来,走到公路边,用时4个多小时,快5个小时了。

就这样的地方,谁不哭?

这要是下雨了,下雪了,跟外边就直接断了联系。

就说吓人不吓人吧。

俩姑娘一年也回不了一趟娘家,路太远不方便不说。

还有就是自家太穷,连个拿的出手的,回娘家的礼品都拿不出来,只能作罢。

想到这里,夏染感叹道,“这俩老东西,心够狠啊。”

“谁说不是呢。当初嫁女儿的时候,别人还劝过呢。

让他们俩口子,把目光放长远些,别只盯着眼前的利益。

可那俩口子,眼被屎糊住了似的,愣是没同意,还是坚持己见的把姑娘卖了高价。”

“你看村里,他老琴叔家的那小女儿,人家嫁的好,就嫁在了公路边,还离城近,说进城就进城。

日子过的宽裕,三天两头的,给老爹老娘捎些好东西回来。不是糕点,就是饼干、蜂蜜之类的。

而且他老琴叔俩口子人也好,儿子儿媳也够聪明。

时不时的让村里人,给她家姑娘捎些菜和水果之类的。

反正就在进城的路边上,方便。那姑娘三天两头的见娘家人,底气也足。

在婆家直接当家做主。婆家和娘家,她都能说上话。”

“是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得什么。老琴叔他们,才是聪明的有福人。

所以说嘛,老槐叔家的三个儿子,都不行,儿媳妇也不行。

但凡有一个人站出来,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谁说不是呢。前面的两个儿媳妇,怎么样,我不清楚。毕竟,他们是后来才搬到我家隔壁的。

不过,他老槐叔家的三儿媳,刚嫁进来时,看不惯婆婆都这么大年龄了,还被公公压着打,帮着婆婆说了几句话。

结果被全家攻击针对了,说这小媳妇不老实,太能挑事非,是个祸事头儿。

最重要的是,三儿媳最后被她刚刚还维护过的婆婆,给训了。

说什么,做人媳妇的,要柔顺,要本份,要听自家男人的话,少挑事什么什么的。

老三媳妇,当场就被气哭了。从此后,她婆婆挨再重的打,她都没吭过一声。”

夏染都被听着气笑了,“呵呵,果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活该啊,这样的人,谁也救不了。”

桂娘感慨的继续说,“是啊。高价被买回去的媳妇,男方家怎么可能会用心对待嘛。

所以,他老槐叔家的大姑娘,嫁过去后,连着生了五个孩子,三个姑娘,两个儿子。

三个姑娘,只活下来了一个最小的,据说其他两个大的,被直接扔山上自生自灭了。

特意留了一个姑娘,打算将来给儿子换媳妇用的。

目前还在继续生,打算多生几个儿子出来,那地方太偏僻,计划生育都管不到那块。

我去年还远远的见了一次,明明才30多岁,苍老的就像5060岁的,看的人,心里直发酸,特别不落忍。”

“而且嫁过去这么多年了,她啥主都做不了,连自己生的孩子的命,都保不住。

全是婆婆当家,听说她那婆婆也是个狠毒的。

话又说回来,不狠毒,也干不出把亲孙女直接扔了的活儿。”

夏染发现,这个年代的有些老人,狠毒无知的毫无人性可言。

好像,要小婴儿的命,就跟捏死一只老鼠那么简单。

听的夏染,浑身汗毛都立了起来,确实太毒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