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身败名裂(1 / 2)

加入书签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在有心人的传播之下,犯事士子们即将送去正意堂,接受大儒教导的事情也迅速传遍整个沧州。

士人们听闻此事,各个都喜气洋洋,一个个都开怀大笑,四处说什么“求之不得”。

还有些士人更是嬉笑调侃,说是马上写信回家,让自家子弟也赶来沧州。

前面那些士子谋夺香皂可以接受大儒教导,那后来的士子谋夺香水、鲸酒之类的宝贝是不是也能接受大儒教导呢?

普通百姓得知之后,却一个个都忿忿不平。

只是他们久经士人压迫,只敢怒而不敢言。

更有些老人悲叹不已,说什么“天下事尽是如此,士人老爷尊贵无比,又怎么可能会受罚”?

当然了,也有人不相信,觉得李治不会如此软弱,轻易放过这些犯事的士子。

就在士民百姓们心思各异的期盼中,“求之不得”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一日的沧州,风和日丽。

郑元桥等人有说有笑,走向行宫。

除了日前那十名族长之外,这一群人又多了个生面孔,却是蓟州乐氏的新任族长乐孝安。

在得知乐孝杰身败名裂之后,蓟州乐氏就开始了激烈而残酷的内斗,乐孝安在短时间内脱颖

而出,可见也是个厚颜无耻、心狠手辣的。

这不,刚到沧州,乐孝安就放低姿态,坚持以弟事兄,奉其他族长为长。

这样的谦卑态度,很快就让乐孝安和其他族长打好关系,混的如鱼得水。

对于所谓的“再修德行”,乐孝安与其他族长一样,完全没当一回事。

就是被骂一顿而已,能有什么了不起的?

甚至,乐孝安还打起了类似的歪主意,想要将自己自己喜欢的嫡孙,也塞进正意堂中去。

这一行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走进行宫内。

等他们走进诚心堂后,这十一名族长惊喜的发现,这一次在诚心堂中旁听的人,从皇帝李治换成了太子李旦。

李治已老,而且毫不掩饰对士族的敌意。

若不是李治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和产业,神策军又天下无敌,这些士人早就因不满而造反了。

李治已经让士族门阀无可奈何了,他们自然而然的把主意打到了后继者身上。

上次香水危机时,他们乘着李治不在洛阳,通过东宫学士唆使李旦,就是这些士族们的一次尝试。

可惜,那一次李治迅速回驾,轻易碾碎了士人们的阴谋。

而李旦也吓破苦胆,变得极为老实,整日躲在东

宫读书,从不与外界联系。

没想到时隔多日,他们居然能与李旦成为“同学”。

对郑元桥等人来说,这可不就是意外之喜么?

甚至,这十一人都在心中暗乐,一个个的都觉得这再修德行,真是“求之不得”。

开课之前,郑元桥等人都在谋算,怎么想法子与太子李旦接触,释放善意。

最好是从中挑唆,让李旦对李治生出不满之心来。

可没等他们想出什么阴谋,诚心堂外就陆陆续续的走进来八个大儒。

起初,族长们完全不放在心上,以为这些大儒只会再次耍弄唇舌。

然而,让郑元桥等人没想到的是,大儒们换了一个方式。

还是李暄率先发难,开口就质问:“上次德修课之后,尔等可有反省,静思己过?”

郑元桥等人会反思吗?

完全不可能啊!

就这么一句话,直接把这些人问了个张口结舌。

要不怎么说,郑元桥脸皮厚呢?

这老儿马上就反应过来,脸不红心不跳的,假做惭愧状:“有的!上次得诸位先生斥责之后,老夫回去深感自责,深刻反省过往。”

其他族长一脸见鬼的表情,而后马上反应过来,一个个都变得沉痛无比,甚至痛哭流涕。

“唉,

悔不当初啊!”

“是也!我等士人,当为当世表率,怎能见小利而忘大义?”

“老夫深恨自己往日德行不足,幸而有诸位先生当头棒喝,才让老夫幡然醒悟。”

……

这些人一个比一个更痛悔,仿佛当日的德行课之后,他们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一般。

可惜的是,八名大儒不为所动,全都面色冷漠,静静地看着族长们表演。

到得后来,这些族长也演不下去了,诚心堂内顿时陷入尴尬的沉默当中。

“唉!”

李旦叹息一声,摇着胖乎乎的大脑袋:“果然如父皇所料啊!”

李治?

他有预料到什么吗?

族长们一脸懵逼,心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