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陛下都说好(2 / 2)

加入书签

找其他人不容易,但找一些会种地的农民并不难。

两天时间,司户参军亲自把关,挑选出了三十八人,悉数交给种师道。

种师道明白,这些人经过培养,最终要成为兰州农业研究方面的骨干力量。

他们被分配到八个温棚中,浇水施肥之类所有的农时活动,都在种师道的安排下统一开展。

比起训练军卒,搞农业显然是种师道未曾接触的领域,但钟粟的攻略实在太详实,几乎写到了叶片生长到什么程度就该干什么。

当然,因为地理环境的变化,兰州的马铃薯肯定会有一些不同,但

温棚却将这种差异压缩到了最小。

现在最主要的,其实就是要观察不同土壤中马铃薯的适应能力。

等到人手安排妥当,种师道也累得直上火。

除了最主要的马铃薯,还有甘薯和玉米。

甘薯还可以在温棚中种植,玉米就只能露天种植。

为此,种师道在司户参军的引导下,将那些宝贵的玉米种子播撒到了兰州相对很肥沃的两亩土地中。

他在把这里的一切报告朝廷的同时,也给钟粟去了一封信。

与其说是朝廷支持他干这些,还不如说是钟粟在支持他。

种子一颗不留全部下种,剩下的时间就是在煎熬中等待种子发芽,这个时候其实是最难熬的。

兰州府州衙,一场无比热闹的宴会开始了。

虽然在这个时候庆功显然为时尚早,但王知州却不这么看,亲自观摩了一番,他已经信心十足。

现在就是等待种子发芽生长结果,然后根据试种情况在兰州的土地上大肆推广。

作为军中出身,滴酒不沾的种师道这一次意外喝大了。

自己也曾在西军中闯下了腕儿,可惜的是,大宋朝廷对他们这些人又爱又防。

现在能够在兰州府自由地干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虽然至今还没有结果,但他已经很满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