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出院(2 / 2)

加入书签

谊商店卖500块,一般人家哪里穿得起这么贵的衣服。严如润买了两个包子,走到摊子一旁吃。

清晨人不多,早点摊的老板招呼他:“小伙子,这里坐着吃。”严如润道声谢,还是站着。

为了省钱,他买的是坐票,从昆城到北京已经坐了40多个小时,再坐下去,腿会肿。

老板见他不坐,还以为他是不好意思坐,从锅里舀了一碗豆浆,放到桌子上。

“第一次来北京吧?干吃包子太干,送你一碗豆浆。”严如润来之前听阿姐说北京人豪爽好客,没想到刚下火车就感受到了。老板如此热情,他不好推辞,说声谢谢后坐到桌子旁,就着豆浆继续吃包子。

吃饱后,他掏出两毛钱放在桌子上,起身回去等车。老板来收碗,见到碗底压着的两毛钱,摇头笑道:“这小伙……这一经过,完完整整地落到一个人的眼里,她的眼光不由得追随那远去的身影,直到看见他走到清华大学的接待人群中。陈勇这两天心情很不错。

他的病人,昏迷二十多天后,奇迹般醒来了。听说还是个见义勇为的好市民呢!

陈勇这段时间被领导们问候到头皮发麻,甚至有点担心自己的职业生涯会不会因此受影响。

好在她不负众望,醒来了,他这一颗心总算落回肚子里。这两天她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按照这个恢复速度,再过几天应当可以出院了。

陈勇迈着轻快地步伐踏入病房,看见床头柜上放着两本书,微扬的嘴角猛地下拉:“严同志,跟你说过不要过多使用大脑,你的大脑刚从昏迷中醒来,如果超负荷运行,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病人仰脸微笑,看向一本正经板着脸的年轻医生,轻声道:“打发时间而已,天天躺着太无聊。”

陈勇扫一眼封面,《缅甸语--日常对话》,这书倒不需要耗多少脑力。再看那年轻娇艳的面庞,算了,年轻人勤奋好学不是一件坏事。陈勇默认了她的行为,开始日常检查。

“要注意休息。"陈勇留下一句话离开了病房。自此之后,陈勇路过这间病房,经常能听到里面时不时传来一些听不懂的话语。

过三日,陈勇听着她发音奇怪的话语,终于忍不住推门进去:“对啊达玩达地,这句话应该这么念。”

严如玉微微一愣,抬眼笑道:“医生你会缅语呀,教我几句日常用语呗。”之后,陈勇每次来查房,都要被问上几句一一“这个应该怎么读?”

“我这样读对吗?”

有时病人也跟他抱怨:“缅语好难学,医生你怎么会缅语呢?”陈勇笑笑,没回答。

在叽里呱啦的缅语中,病人出院了,陈勇再路过那间病房,再也听不到那娇柔的声音了。

陈勇怅然若失。

时隔一个多月后,严如玉终于回到勐卯。

看着路上裹着笼基行走的缅甸人,严如玉恍如隔世,她回来了啊!“啊?前边右拐。”

军用吉普车快要行到拐弯处时,严如玉才恍然回神,忙出口指路,却见汽车熟门熟路地右拐,没有想象中的急转弯。“我认识路。"周武说。

严如玉扬眉,侧头看向开车的周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