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1 / 5)
暮色初临,乌鹊南飞。在蜿蜒的通往青杀口关的道路上,一支押运粮草的队伍正在艰难前行。这条道路本来是一条官道,却被北真朝廷破坏了。路是修整出来的,土很松。这段时间又连续下雨,道路泥泞。数百辆马车在泥泞中吱呀作响,车轮深深陷进被雨水泡软的土里,不久便停了下来,动弹不得了。全念念策马立于路旁的土墩上,大声喊道:“快!把马卸下来!把马车上的粮草驮在马背上,一马驮两麻袋……”北伐战争打响之后,淤泥湖女兵营的姑娘们全部编入粮草押运队,负责押运粮草。押运队又分成若干分队。全念念是第一分队的校尉领队。负责给前队右翼也就是戚瑶瑶和顾玉茹的五万多将士送粮草。木兰是第二分队的校尉领队,负责给前队中路也就是解岸和关怡的十万多将士送粮草。桂花是第三分队的校尉领队,负责给前队左翼也就是戚琼琼和段昭月的五万多将士送粮草。全念念本想到战斗部队去的。她记得赵绰韵曾对自己说过:“要死就死在战场上!”但全念念心里一直想进宫,就算死在冷宫里也心甘情愿。全念念也很盼望当今圣上封自己一个将军当当。关怡和自己都是淤泥湖水寨的“大爷”,封关怡为游骑将军是因为关怡救过他姑姑赵绰韵的命,且关怡武艺又好,封关怡为游骑将军是名副其实的。但自己武艺也不差,在淤泥湖水寨时自己曾同他勾过手指呢!真是个吝啬的皇帝,只封给自己一个校尉,而且是押运粮草的校尉官!一匹匹的驮运马卸下来之后,被牵到老干固的路面上。民夫们赤着脚,把马车上的装有粮草的麻袋搬起,扛在肩上,向驮运马走去。每袋粮食都贴着官府的朱红封条,沉甸甸的麻袋压弯了他们的脊背,汗水从他们的额角滚落在地下。但他们不敢停歇,因为前面正在打仗,将士们不能饿肚子!每匹马都驮着两袋粮草,都缠得紧紧实实。全念念大声喊道:“副领队和淤泥湖女兵营的姑娘们留下来看管好马车上剩下的粮草,其余的随本领队护送马粮草队向青杀口关前进!”在通往通城的道路上,赵绰韵、木兰、桂花三人并驾齐驱。赵绰韵骑的那匹马就是女儿司马剑南送的那匹老瘦马。赵绰韵知道这是一匹千里马。她很感谢女儿。她知道马是司马西选购的,也很感谢司马西。她们的身后是几千辆运粮马车,每辆车都装满粮草,队伍浩浩荡荡。在马车队的两边,还有两支特殊的“队伍”正在缓缓而行。他们不是粮草押运队的,而是自发组织起来的当地百姓。他们推着独轮车,挑着肩担,把自己省下来的粮食送到前面的北伐军队中去。赵绰韵转头看了看身后的队伍,对木兰桂花说道:“木兰桂花,你们现在明白皇上为什么要北伐了吗?”木兰说道:“老姐,我们一路走来,看见这里的老百姓似手很反感北真官府的人,对我们北伐军倒是很欢迎!”戴桂花说道:“老姐,好像这里的人口很稀少!”赵绰韵说道:“你们想啊,这里的官府把百姓害得死的死,逃的逃,这就像河和鱼,如果河里没水,还有鱼虾游吗?”这日,顾玉人带领的二十五万中军也到达通城的郊外,前军中路的正副先锋官解岸关怡热情地接入营寨中。顾玉人坐在帅位上问道:“目前军情如何?”解岸施礼道:“启禀元帅,我军刚到通城时通城守将谷爱师曾派副将王南出阵。王南被关怡杀死。从此谷爱师便挂出免战牌。我军正准备攻城时,却接到元帅您‘只围困,不攻打’的命令,因此至今尚未攻城。”顾玉人说道:“很好!前军中路围城有功,值得嘉奖!”解岸惭愧地说道:“城未破,未立寸功,怎敢受元帅奖励?”正在对话之间,忽报右翼副先锋官顾玉茹到。顾玉人唤入问道:“顾副先锋官,你不在青杀口攻关,来这里有何事?”顾玉茹施礼道:“启禀顾元帅,末将是来求援的。”说着,把戚瑶瑶的书呈上去。顾玉人看了戚瑶瑶的书后,非常高兴。即刻派遣大将穆弘,副将薛冲、牛雄、韩继忠等带领十万人马即刻启程,跟随顾玉茹,星夜奔赴青杀口关。戚瑶瑶右翼已经有五万多军士,为何还要求顾玉人派十万人马支援呢?原来,随着北伐军节节胜利。北真王朝已成了惊弓之鸟。老谋深算的首辅向人纨早就知道南北统一势不可挡,但他又是个垂死挣扎的人。他一方面怂恿小皇帝斯路派使臣出使鞑靼寻求援助,另一方面他采取向东北撤退的方针,指示猛安单兴镰把长城以南的军队都撤退到长城以北,以加强长城的防线,希望将来能“隔长城而治”。这样,目前固守在青杀口关一带的军士达十万之众,且都归阮颜术麾下。戚瑶瑶得到了廖良老爹的指点,找到了破关法子,但高兴之余却又为难。她寻思:“阮颜术有十万多人,自己只有五万,兵力处于劣势,即使关破了,也歼灭不了阮颜术麾下的十万精兵。”于是,她审时度势,向元帅求援,要求增兵。顾玉人详细审查了戚瑶瑶的攻关计划,便从中军中拔出十万精兵,由顾玉茹带走,并命令这十万精兵统一由戚瑶瑶指挥。顾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