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梁丰:鲤鱼焙面,延津风味!(8K还5)(3 / 6)

加入书签

的很,再加上是晚上干活,工钱按平时的三倍工资算。”

柳江闻言,当即点点头说道。

“大海哥放心,我明白了!”

语罢,柳江转身告辞离去,准备去找以前的同事叙叙旧。

……

时间流逝,很快便来到了深夜十一点钟。

柳江带着一群穿着短衫,身形精壮的汉子来到了振兴车行外。

马大海出现露了一面,然后便带着这些汉子,往京城郊外行去。

一路无言,一群人很快来到了京城郊外。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接一座的大型仓库。

此时的仓库区大门外,已经汇聚了一群穿着短衫的汉子,少说也有几百人,都在等着干活。

马大海上前去同门卫交涉,而后,一群人便被放行,在杨管家的带领下走进仓库区的,来到了一座大型仓库外。

杨管家上前几步,面对众人,开口说道。

“这次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大家加把劲儿,今晚上把这里面的粮食运到指定位置。”

“任务完成之后,所有人都重重有赏……”

做完这些,杨管家也是不再废话,只是挥手命众人开始干活。

柳江等人见此,当即上前去开始干活。

本来柳江下了工是想回家休息的,但是,谁叫雇主开出了三倍工钱呢?

虽然白天拉了一天车,已经很累了,但为了三倍工钱,柳江愿意再顶一顶。

他还等着攒够钱之后,在京城买房置业呢!

一想到将来的美好生活,这么点这么点累,他完全可以顶得住。

仓库的铁皮大门被打开,里面是一座座由袋装粮食堆砌成的小山。

空气中弥漫着稻谷和小麦的味道。

看着眼前这壮观的一幕,柳江等都忍不住张大了嘴巴。

“好……好多粮食……”

“这,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啊!”

柳江忍不住喃喃道。

一旁路过的马大海见此,开口说道。

“干你的活,不该问的别问。”

“反正最后肯定不会短了大家的工钱……”

柳江等人见此,也就不再说什么,纷纷上前去,将一袋袋粮食扛起来,往仓库外走去。

仓库外,一辆辆牛车马车已经排队等着装货。

虽然如今大唐京师城内禁止牛马车辆通行,但在城外,却还是可以的。

仓库区门岗内,看着排成长龙的粮车往甲六号仓库行去,史崇睿悄然松了一口气。

……

两日后,京城火车站!

第一批赈灾物资起运。

随着一阵汽笛嗡鸣,蒸汽机开始转动,连带着火车头缓缓启动。

火车头拖拽着一节节装满粮食的车皮,向着开封府的方向行去。

随着大唐不断推进铁路修建工程,外加美国那边的劳务派遣,几年下来,为大唐积攒了大量的成熟铁路工,以及海量的铁路修建经验。

得益与熟练工的增加,以及经验愈发丰富,大唐修建铁路的进度日趋加快。

如今,连接大唐南北的京广铁路线虽还未全线贯通,但是,连接京城和河南开封府的这一段铁路线,已经修通。

这也就使得,大唐要从京城调运粮食到河南赈灾,成本几乎降低到了一个以往历朝历代都难以想象的地步。

满载的火车自京城出发,经由保定,正定,顺德,广平,彰德,卫辉等州府,一路抵达河南开封。

而开封,正是此次蝗灾受灾情况最为严重的州府。

……

开封城外,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一片。

树林,灌木,农作物,几乎都被蝗虫啃食了个干净。

并且更加重要的是,开封作为最先出现蝗灾的地方之一,事情太过突然,百姓们压根没来得及抢收粮食。

很多百姓家里根本没有存粮!

蝗灾过后,随着粮价飙升,不少百姓直接断了粮。

为了讨生活,只得抛家舍业,做起了流民。

而开封,身为河南省府,便是流民们最主要的聚集地之一。

开封城外,一个个官府和当地富商所开设的粥棚外,都挤满了瘦骨嶙峋的灾民。

虽然开封内外设有粥棚,可施粥数量毕竟有限,大多数的灾民也就保持一个勉强饿不死的状态。

想要吃饱,是不可能的!

一辆汽车驶过,河南布政使梁丰透过车窗,望着车窗外道路旁蜷缩着身子的灾民,眼神中满是悲悯。

但他对此也没什么办法,朝廷的赈灾物资还没运到,而开封府库内的粮食也很有限。

即便他出面要求城内富户各自设粥棚赈灾,富户大多也都照办了,可相较于灾民的数量来说,富户和官府的施粥实在是杯水车薪。

很快,梁丰的车子停到了开封火车站外。

他亲自来到火车站,准备迎接朝廷从京城运来的赈灾物资。

梁丰进入火车站,站在月台上,负手而立。

不时的抬眼看向远方铁路尽头的方向。

“小林,火车还有多长时间可以到达开封府?”

秘书林嵩闻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