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共克时艰(3 / 4)

加入书签

受伤的骡子,又看看张志成,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好吧,我去看看,但我真不敢保证能治好。”

林悦走到受伤的骡子旁,先绕着它缓缓踱步,目光仔细地打量着骡子的全身,留意它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和反应。她发现骡子的一条后腿明显肿胀,上面还有一道深长的伤口,周围的毛发被鲜血浸湿,凝结成块。

她轻声安抚着骡子,声音轻柔且舒缓,就像在哄一个受伤的孩子,试图让它放松下来。接着,她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叫旁人提来水把伤口周围的泥沙和血污一点点清理干净。

突然,骡子轻轻嘶鸣了一声,身体微微颤抖,林悦的手也随之停顿了一下,她轻轻拍了拍骡子的脖子,再次安抚它,然后继续检查。经过一番仔细的检查,她判断骡子的腿骨没有骨折,但肌肉和韧带损伤严重。

没多会儿,孙专员、王力和文工团团长苏秀华来了。他们都听到了刚才这里的动静,孙专员皱了皱眉,提高声音说:“同志们,我知道大家吃了不少苦,可困难都是暂时的,咱们不能被这点事儿打倒!为了给大家鼓鼓劲,我们打算办个大会战第一次表彰会,好好表扬那些干得好的同志。兵团文工团也会给营地带来慰问演出。”

这话一说完,劳改犯们的脸上有了点生气,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真的吗?能看到文工团演出,可算有点盼头了!好久都没乐呵过了。”

“是啊,这下能放松放松,暂时忘了这苦日子。要是有豫剧就更好了!”

张志成趁热打铁:“大家都好好准备准备,在表彰会上,别光眼馋人家得奖的,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自己的能耐,都好好表现,争取都能得到表扬,早点干完,早点回家!”

营地慢慢有了变化。劳改犯们开始收拾营地,重新搭帐篷,整理物资。刀疤脸虽说还是一脸不情愿,可手上的活儿没停过。他右手受伤使不上劲,就用左手搬东西,额头上全是汗,顺着脸颊往下淌,也顾不上擦。他一边搬一边嘟囔:“哼,为了早点回家,老子拼了!这破地方,等老子出去,再也不来了!”

小林抱着一捆绳子路过,听到刀疤脸的话,忍不住接了句:“光拼有什么用,咱们想办法把这营地弄好才是真的,不然下次风沙来了,还是白搭。”

刀疤脸一听,把手里的东西重重一放,瞪着小林说:“你说得轻巧,想办法?你倒是想啊!这几天又是风沙又是没物资的,我看你也没憋出个好主意!”

小林把绳子放下,走过来,指着地上的帐篷说:“我这不是一直在琢磨嘛,你看这帐篷,他们之前搭得太简单,这次咱们把角用大石头压住,再用这些粗绳子多绑几道,肯定能稳当些。”

刀疤脸哼了一声:“就这么简单?要是再不行呢?到时候又得像这次一样,啥都被吹跑,咱们又得遭罪!”

小林有些着急,脸涨得通红:“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总比你在这儿干抱怨强吧!你就知道发脾气,也没见你想出啥有用的办法来!”

老蔫儿在一旁听着,咳嗽了两声,艰难地说:“都别吵了,都是为了把事儿办好,有话好好说。小林的办法说不定行,咱们一起试试,要是不行再想别的。”

刀疤脸有些不好意思,闷声说:“行,听你的,我去搬石头。”说完,转身就去搬石头了。小林也赶紧招呼其他人开始整理绳子,准备加固帐篷。老蔫儿身体不好,就坐在一旁,给大家出主意。

“这地方风沙大,帐篷的方向得注意,别迎着风口。还有,物资得分类放好,方便找,也不容易被吹坏。”他喘着气说,每说一句话,都要歇上好一会儿。

整理物资的时候,小林突然发现了一些之前遗漏的工具零件,兴奋地喊起来:“快来看,这些零件说不定能派上用场,咱们可以把损坏的工具修一修!”

“行啊,小林,你这小子还挺细心,有了这些,说不定能省不少事儿!”

老蔫儿也点点头,说:“是啊,咱们把工具修好,干活也能更顺手,工程进度说不定能快点。”

修理零件的工作正式开始,小林从那堆零件里翻找出一把破旧的扳手,扳手的手柄掉了,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金属头。他拿起扳手,仔细端详着,眉头紧皱,思考着修复的办法。

刀疤脸在一旁看着,挠了挠头说:“这玩意儿还能修好?我看悬。”小林白了他一眼,没吭声,继续在零件堆里翻找。不一会儿,他找到了一段废弃的木棍,比划了一下长度,觉得正合适。他找来一把生锈的锯子,费力地把木棍锯成合适的长度,然后用砂纸仔细地打磨,直到木棍表面光滑平整。接着,他又找来一些麻绳,把木棍紧紧地绑在扳手的金属头上,一边绑一边说:“这样应该能行,虽然比不上新的扳手,但好歹能用。有了它,干活儿就方便多了,也能早点完成工程回家挣工分。”

另一个劳改犯拿来一把断了刃的铁锹,刀疤脸见状,自告奋勇地说:“这活儿我在行。”他拿起铁锹,走到一块平整的石头旁,把铁锹刃放在石头上,然后用一块更大的石头用力地敲打,试图把弯曲的刃口敲平。他敲得很用力,每一下都溅起一阵尘土,汗水顺着他的额头不断滴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