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风雨前行(1 / 4)
日子如同戈壁滩上横冲直撞的风沙,呼啸着奔腾而过,看似毫无规律,却又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一切。太阳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高悬于天空,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戈壁滩上的沙石被晒得滚烫,能将鞋底瞬间融化。远处,连绵起伏的沙丘在热浪中扭曲变形,大地正在痛苦地痉挛。
随着创新方案在关键地段施工的推行,工程进度起初确实显著加快。这本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可如今却如同双刃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张志成和王力在施工现场巡查着,他们的身影在烈日下显得格外疲惫。张志成的嘴唇干裂,布满了一道道血口子,每说一句话都像是在撕扯伤口。他扯着沙哑得近乎破锣般的嗓子,使劲伸手指向远处正在施工的区域,声音里满是疲惫与担忧:“王力,瞧那边。”他的声音被风一吹,就变得支离破碎。
王力听闻,赶忙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个工人在夯实土壤时,动作敷衍至极。他们手中的夯具随意落下,每一下都绵软无力,全然没按照规定的力度与顺序来。扬起的尘土也有气无力,也被这酷热折磨得没了精神,只是懒洋洋地飘了飘,便又落回地面。王力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语气焦急地说道:“他娘的,这可不成啊!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这要是出了岔子,谁都担待不起!”
此时,不远处的老工人老李正带着几个新入职的技术员干活。老李干这行年头可不短了,却也正因为如此,操作时总是我行我素,对规范要求置若罔闻。
年轻的技术员小张见老李操作不规范,终于忍不住上前提醒道:“老李班长,咱得按规范来呀。就说这土,得分层碾压,每层厚度不能超过&bp;30cm,因为分层碾压能提高土壤的密实度,让基础更牢固。要是压不紧实,往后渠道容易出大问题,到时候水一冲,说不定就塌了。”
老李的夯锤突然停在半空,锤头粘着的湿土吧嗒掉在小张鞋面上,“五三年在荆江分洪,老子按规范多铺层防渗布,结果洪峰提前了——“老茧密布的手猛地攥紧夯把,“三千亩麦子喂了龙王,乡亲们举着锄头追了我二里地!“
“你个小毛孩懂啥哟!我干这行都几十年了,从南到北修了多少工程,咋干我心里有数。真要按那规范来,一板一眼的,这活儿得干到猴年马月去!咱这工程可是有期限的,到时候完不成任务,谁负责?”老李一边说,一边把手中的工具重重地往地上一扔,溅起一片尘土。
小张一听,心里着急,赶忙解释:“老李班长,规范可不只是说说,那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按规范操作,看着慢,实则是为了工程质量,能保证咱们的工程经得住时间考验。要是为了赶时间,不按规范来,以后出了问题,返工起来,那耽误的时间可就多了。”
可老李压根儿听不进去,脖子一梗,说道:“你别在这儿跟我讲大道理,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我就按我的方法干,这么多年了,从来没出过岔子。”
现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其他工人见状,也纷纷围了过来。有的工人觉得老李经验丰富,这么多年都这么干,肯定有他的道理,便站在老李班长这边,小声嘀咕着:“老李班长干了这么久,肯定知道咋做最好,这新来的小伙子,就会照本宣科。”这些工人一边说,一边还对小张投去不以为然的目光。
“规范还是得遵守,这是为了工程安全,要是出了事,咱们都脱不了干系。”
一时间,小团体间争议不断,大家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正当众人争得面红耳赤,那激烈的叫嚷声几乎要将戈壁滩上燥热的风声彻底压过之时,原本炽热如熔炉的天空,陡然间黯淡下来。仿若一块无边无际的黑色绸缎,被一只隐匿于苍穹的巨手迅猛扯过,刹那间便将烈日的光芒严严实实地遮蔽。
张志成和王力条件反射般仰头望去,只见西北方向,墨色乌云仿若汹涌澎湃的潮水,翻卷着、奔腾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铺展蔓延,眨眼间便将大半个天空吞噬。
那乌云厚重得要将大地压垮,滚滚向前推进,边缘处诡异而刺目的电光不时闪烁,紧接着,沉闷的雷声从遥远的天际滚滚而来,似是大地深处传出的咆哮。
“不好,要下暴雨!”张志成扯着嗓子大喊,声音里满是焦灼与不安。在这戈壁滩摸爬滚打了这么久,他太清楚这里的暴雨意味着什么了。这片平日里干涸得裂痕纵横的土地,根本无法迅速吸纳即将如注而下的大量雨水。一旦暴雨倾盆,极有可能引发山洪,给正在推进的工程带来灭顶之灾。
工人们瞬间停下手中的争执,纷纷抬头望向天空,脸上满是惊慌失措的神情。有的人惊愕得张大了嘴巴,却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有的人则下意识地紧紧握住手中的工具,那是此刻唯一能给予他们安全感的依靠。
“都别愣着了,赶紧做防护措施!”王力声嘶力竭地吼道,他的声音在狂风中显得有些沙哑,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都给我动起来!谁要是敢偷懒,看老子怎么收拾他!”众人如梦初醒,瞬间四散开来,开始匆忙行动。
转瞬间,天空仿佛被炮弹炸开,雨点砸在戈壁滩上时带着金属撞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