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首次休息(1 / 4)

加入书签

送走苏联专家后,林师长把孙专员拉到一旁,神色严肃又带着几分神秘,压低声音说:"过两日会有个''特殊人物''来,具体情况我也不好多讲,你们提前做好准备,别出了岔子。"这位在塔克拉玛干边缘扎根多年的老军人深知,中苏技术合作的蜜月期已悄然转向暗流涌动。

与此同时,林师长对这次和苏联专家团的会面那是相当满意,觉得成果远超预期,心里头就跟开了花似的。毕竟在戈壁滩上,每一滴技术经验的甘露都意味着少流十桶汗水!

孙专员、王力、张志成三位指挥和副指挥围坐在一起,最后决定给营地放一天假,让大家伙儿好好松快松快。就这么着,塔河营地迎来了头一遭休息日。

张志成站在营地中央,望着这片洒满了他们汗水和心血的土地,眼神里满是感慨。思绪一下子就飘回了老家,南方的温润与北方的粗粝,竟在戈壁的风沙中达成奇妙的和解。

林悦手里拿着两本用粗糙纸张装订成的小本子,脚步轻快地走了过来。她特意在封皮上画了棵抽芽的胡杨树,那是用钢笔水反复描摹的。这个江南姑娘的笔记本里,除了伤病员情况,还夹着风干的沙枣花、骆驼刺种子,甚至一片卷边铁皮——那是上次沙暴时护住测绘仪的"功勋盾牌"。

张志成还沉浸在对家乡的思绪中,林悦清脆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志成!别发呆了,大家都在准备拔河比赛呢!”林悦扬了扬手中那本用粗糙纸张装订成的小本子,纸封皮上画着的抽芽胡杨树。

张志成这才注意到,营地里已经热闹得如同过年一般。原本安静有序的帐篷区,大家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拔河比赛,唾沫星子飞溅。

“嘿,大刘,你说咱这队能赢不?”一个皮肤黝黑、满脸胡茬的老工人,拍了拍身旁战友的肩膀。

大刘咧开嘴,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说:“那还用说,咱这身板,这力气,不赢才怪呢!”说着,还拍了拍自己结实的胸膛。

“就是就是,咱可得给咱标段争口气!”旁边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挥舞着拳头,在空中划出一道有力的弧线,干劲十足。

王力也走了过来,他穿着一件绿色的军装,步伐稳健。拍了拍张志成的肩膀,那动作带着几分亲昵,笑着说:“老张,这拔河比赛可是个好主意,能让大家好好放松放松,也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咱们可得好好组织组织。”

张志成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这主意确实不错。咱们按照干活时的标段打乱,重新混编队伍,这样能让不同标段的人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三人一起朝着人群走去。只见孙专员已经站在人群中央,手里拿着一张名单,纸张在风中微微抖动。他大声地念着名字,声音洪亮而清晰,将人员分配到不同的队伍中。每个队伍里,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也有年轻力壮的新战士,还有像林悦这样的医护人员。

“第一队,大刘、王虎、赵大勇……林悦!”孙专员念完最后一个名字,第一队的队员们欢呼起来,那声音如同炸雷一般。林悦大方的笑了笑,用手轻轻捋了捋耳边的碎发,然后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队伍中间。

“林大夫!别怕,有咱哥几个在呢,保准能赢!”大刘大声说道,拍了拍胸脯,那胸脯拍得“砰砰”响。

“好,那咱一起加油!”

“第二队,张志成、王力、刘建军……”随着孙专员的念名,张志成和王力也找到了自己的队伍。

“老张,咱可得好好表现,别让那些小年轻看扁了。”王力笑着说。

张志成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那是自然,咱这老骨头还能输给他们不成!”

很快,八支队伍就分好了。每支队伍都推选出了一名队长,队长们精神抖擞,负责组织本队的训练和比赛。队长们拿着绳子,那绳子又粗又长,像一条巨蟒。他们开始安排队员们的站位,一边比划着,一边大声指挥着:“你站这儿,你站那儿。”队员们迅速调整位置,站得整整齐齐。

比赛场地选在了营地中央的一片空地上。两根粗壮的绳子被紧紧地绑在两根木桩上,绳子中间系着一条红布条,那红布条在风中轻轻飘动,作为比赛的标志。

“同志们,这拔河比赛啊,讲究的就是个团结协作。大家可得把劲往一处使,别光顾着自己使劲。”孙专员站在场地中央,双手叉腰,大声地说道。

“放心吧,孙专员,咱都懂!”队员们齐声回应道,那声音整齐而响亮。

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比赛正式开始了。第一队和第二队率先登场。队员们紧紧地握住绳子,那双手像钳子一样,双脚用力蹬地,身体向后倾斜,背部绷得直直的。每一个人都使出了浑身的力气,脸上的肌肉都扭曲在一起。

“加油!加油!”观众们挥舞着手臂,那手臂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大声地呐喊着。声音在戈壁的上空回荡,仿佛要冲破云霄。

“一二,加油!一二,加油!”第一队的队员们齐心协力,喊着整齐的口号。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力量十足,每一次向后拉,身体都微微颤抖,发力都要把全身的力气榨干!

“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