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蓄渠初成(1 / 4)

加入书签

凛冽的晨风裹挟着砂砾,在裸露的岩石间打着旋儿发出尖啸,张志成后颈皮肤瞬间泛起鸡皮疙瘩,粗粝的沙粒隔着棉袄不断撞击着后背。张志成紧了紧领口,手指攥着半截红柳枝,在沙土地上重重划出一道沟壑,其他职工们围着尚未散尽篝火余温的土坑蹲坐。“同志们!昨夜的塌方给咱们提了个醒,这沙土地就跟反动派似的,表面看着服帖,暗地里憋着坏水!“人群里响起几声带着疲惫的笑,几个年轻战士把冻僵的手往袖筒里又缩了缩。

张志成继续用柳枝在沙地上画出歪扭的等高线:“原定的梯形挖掘法要不得!今天咱们就给他来个分段跳挖!挖一段,夯一段,步步为营,打好基础,这样可以避免连续开挖造成的压力集中。”

众人听了张志成的话,纷纷点头,几个经验丰富的老职工凑上前,盯着沙地上那歪扭的等高线,开始小声讨论分段跳挖的细节。年轻战士们也不甘示弱,抖擞了一下精神,活动着冻得僵硬的手脚,准备投入新一天的战斗。?“张副指挥,分段跳挖虽说能解决压力集中的问题,可这进度怕是要慢不少啊。”一位老职工皱着眉头,说出了大家心中的担忧。

张志成抬起头,“进度慢总比塌方强!咱们现在首要任务是保证工程安全推进,只要基础打得牢,后续速度自然能提上来。大家想想,咱们来这儿是为了什么?要是为了赶进度,不顾质量,这条水路就算修好了,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能让老百姓放心吗?”

众人沉默片刻,随即爆发出一阵响亮的回应:“不能!”

说干就干,大家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张志成的安排,工人们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段挖掘任务。每组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依次展开作业。

张志成在营地中巡查了一圈后,看到大刘站在不远处,正朝他这边张望。大刘见张志成发现了自己,快步迎了上来。“张副指挥,我……我有点事儿想跟你说。”大刘的声音有些犹豫。张志成看着大刘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中已然猜到了几分,他抬手拍了拍大刘的肩膀,说道:“走,去我那儿说。”

张志成的帐篷里布置极为简单,一张行军床,一个破旧的木箱充当桌子,上面堆满了工程图纸。“大刘,有啥话就直说吧。”一边说着,一边往搪瓷缸李倒了些热水递给大刘。

大刘接过搪瓷缸,却没有喝,而是将其放在木箱上,“张副指挥,早晨起来你提出的分段跳挖法,我琢磨了好久,心里还是犯嘀咕……你看啊,咱们塔河总干渠主工地那边,我负责的可是中心标段,这位置多关键啊!要是咱们这边因为这新方法拖延太久,整个主工地的施工作业肯定得受影响啊!”大刘越说越激动,不自主的站起身来。

张志成静静地听着大刘的话,等他说完,才缓缓开口:“大刘,你说的这些我心里都清楚。中心标段肯定是很重要,可咱们也不能只盯着进度,不顾工程安全啊。昨夜的塌方你也看到了,要是继续按原定的梯形挖掘法施工,往后还不知道得出现多少次这样的险情。到时候,不仅进度要耽搁,还可能会危及到咱们职工的生命安全。”

?大刘情绪略微安定,坐下来,继续说道:“张副指挥,我知道安全重要,可咱们时间是死的,上面给咱们定的工期就那么紧,要是到时候完不成任务,咱们怎么跟首长交代?”

张志成站起身,走到帐篷门口,掀开帐篷门帘,望向的戈壁滩,许久才转过身来:“我是副指挥,出现了意外责任我担,执行命令吧!”

大刘听后张了张嘴,却是一个字都没说出来。拿起搪瓷缸,仰头一口气喝完,把缸子往木箱上重重一放,拿起地下趟着的十字镐,从张志成身旁侧身快步走过。掀开门帘,再度一头钻进了戈壁滩。

沟渠两旁的沙土在微弱晨光下,显得松松垮垮。先用家伙事儿在沟渠边坡挖出一个个坑,把粗木桩稳稳当当插进去,再用锤子使足了劲夯实。木板和木桩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可干着干着,队员们慢慢发现了个棘手的问题。沟渠边坡上,老鼠越来越活跃。原本看着还算紧实的沙土里,冒出一个个新鼠洞。这些鼠洞小的跟拳头差不多大,大的甚至能伸进成年人的胳膊。队员们每挖开一处,都能瞧见鼠洞错综复杂地往沙土深处延伸。

新挖的沟渠部分,鼠洞多得让人心里直发怵。这些鼠洞不光破坏了沟渠原本的结构,让边坡变得不那么稳当,而且风一吹沙一动,还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一旦遇上水流冲击,那后果简直不敢想,工程质量可就悬了。

小李用铁锹戳着新发现的鼠洞:"这洞比俺家地窖还宽敞!"接着又忽然压低声音,"你们说底下会不会藏着特务电台?"其他人听了,嗤笑道:"电台没见着,昨儿少了半袋干粮倒是真的!"

“要不咱们像在老家那样,拿烟熏?把这些老鼠都给熏出来。”大刘冷哼一声,把嘴里叼着的莫合烟取下来,“这可不是你家的小土洞,这是在戈壁滩上!风这么大,烟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能熏到老鼠才怪,别把我们熏跑了。”那年轻战士脸涨得通红,嘟囔道:“那你说咋办?”

那些密密麻麻的鼠洞张志成看在眼里,就像是溃烂的疮疤,在黄褐色的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