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危机未散(1 / 6)
林师长的动员大会仿若一阵强劲东风,吹散了工程队多日来的阴霾,大伙浑身憋着一股劲儿,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工程最后的冲刺阶段。
但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敌特活动日益猖獗工程队近期成功抓获了几名参与泄密的马前卒,也这只是冰山一角,幕后敌人的组织尚未彻底摸清……林师长在走之前,告诉张志成他们三个指挥副指挥,师部已经决定组织专门力量,进一步深入调查,务必查清敌人的幕后黑手及其活动网络。同时,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林师长强调必须抓紧工期,保证工程质量,并严格内部管理,加强安全防范,严防敌特分子再次进行破坏活动。
**红旗突击队成立过程**
指挥部帐篷外,北风卷着沙粒打在帆布上,发出噼啪的声响。孙专员站在木箱搭成的临时讲台上,手里攥着铁皮喇叭,声音被风吹得断断续续:“同志们!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指挥部决定成立‘红旗突击队’,专啃硬骨头!”
台下工人队伍里响起零星的议论声。大刘用铁锹把敲了敲卵石,粗着嗓子喊:“孙专员,啥条件能进突击队?”
孙专员抹了把脸上的沙土:“自愿报名,能扛苦、能拼命!”
张志成一步跨上讲台,从兜里掏出小刀,在拇指上划了道口子。血珠渗出来,他直接按在早已准备好的白布上,写下“张志成”三个歪扭的血字。
“算我一个!”大刘吼了一嗓子,冲上去抢过小刀,也划破手指工人们一下子炸了锅,争着往前挤。
“排队!一个个来!”王力挥着胳膊维持秩序,可自己也被推搡着往前。陈教授站在人群边缘,眼镜片上全是手印。他犹豫了一下,终于也伸出手:“我也报名。”
林悦带着女工们挤过来,头发被风吹得乱蓬蓬的。她夺过小刀,毫不犹豫地在食指上一划:“医疗队全体加入!”血珠顺着她的指尖滴在布上,很快被风干成褐色的痕迹。
布上的名字越来越多,孙专员抖开布,高举过头:“从今天起,你们就是‘红旗突击队’!工程不完工,红旗不倒!”
工人们跟着吼起来,在戈壁滩上滚出老远。铁锹、镐头敲击卵石的节奏越来越响,像战鼓一样砸进戈壁滩里。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透,戈壁滩上一片灰蒙,红旗突击队的队员们就已经集合在工地旁。张志成背着沉重的工具包,站在队伍前,大声喊道:“同志们,今天是咱们突击队成立后的头一天,可得干出个样儿来!看了看工程图纸,指着前方一片待平整的沙地,说道:“咱们先从这儿开始,把地基夯实,今天务必完成这一片的基础作业。”
红旗突击队的第一天,在灰白色的晨光中缓缓铺展开来。三十七名队员呈扇形散开,每个人手中的铁锹精准地铲进沙土里,一时间,整齐的唰唰声在戈壁滩上响起。张志成蹲在测量桩旁,手中紧握着红漆,在木桩上仔细地划出第三道标线。这时,陈教授站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算盘,手指迅速地拨弄着算盘珠子,嘴里立刻报出:“标高差两公分半。”
大刘带着六个壮实的劳力,合力推着石碾子过来。这石碾子是工人们利用废铁轨精心焊成的,直径足有一米八,体积庞大,需要四个汉子使出浑身力气才推得动。他们齐声喊着号子,每一声号子都充满力量。石碾子缓缓压过松软的沙地,在沙地上留下半指深的辙印。
听到陈启明报出标高差两公分半,张志成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在这工程的关键阶段,任何一点偏差都可能影响后续的整体进度与质量。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红漆,目光望向那片待平整的沙地,沉思片刻后,转头看向陈启明。“陈教授,你看这标高差,咱们得想法子解决。”张志成语气诚恳,在他心里始终服气人家肚子里那些实打实的学问!
陈启明推了推眼镜,“这沙地松软,夯实过程中沉降不均,才导致标高出现偏差。”顿了顿,接着说道,“要解决的话,得在薄弱区域增加支撑点,分散压力。”张志成微微点头,心里快速盘算着。“陈教授,你说的在理。那依你看,这支撑点具体咋弄?用啥材料合适?”陈启明弯腰捡起一根树枝,在沙地上比划起来。“可以用咱们现有的木桩,间隔加密,打进沙地深处,形成稳固支撑。再用碎石填充木桩间的缝隙,增强整体稳定性。”
两人蹲在沙地上,一边看着工程图纸,一边讨论着细节,不时用树枝在沙地上标记。不一会儿,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在他们脑海中成型。
张志成站起身,对着周围忙碌的队员们喊道:“老王,大刘!你俩快过来一下!”王力听到喊声,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小跑过来。“张副指挥,啥事?”大刘瓮声瓮气地问。张志成指了指出现标高差的区域,说道:“现在这地方标高差了两公分半,得赶紧处理。陈教授和我商量了个办法,你们带着人按这方案来。”接着,他详细地把刚才与陈启明讨论的方案跟王力和大刘说了一遍。
王力听完,认真地点点头:“行,老张你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不就是打木桩、填碎石嘛,简单!”
很快,王力带着大刘和几个队员,扛着木桩,拿着铁锤,来到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