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果然还是老何那股味儿,已老实的同龄人(二合一章)(2 / 4)
于其狱中及出狱修行期间。
书中内容丰富,涉及内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详细阐述了他对疾病的认识、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药物的使用等,还提出了著名的“医门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外公何休留下过一本他自己写的《医学心悟注解》,被方言大表哥找到后,100美元卖到了方言手里。
那个医案里的方子是仿程钟龄化痰定痫法,制作的丸药服用。
于是方言当即就快速的将的自己的辨证写了出来。
辨证为:脾虚生湿,湿生痰,痰热生风,痰气上逆,内扰神明。
治法:用外公何休医案记载化痰定痫法,作丸药服之。
接着他写起了处方:
天麻 30g、川贝 30g、胆南星 15g、丹参 60g、麦冬 60g、石菖蒲 15g、远志 20g、法夏 30g、全蝎 15g、陈皮 20g、僵蚕 15g、茯苓 30g、琥珀 15g、茯神 30g、辰砂 9g、薄荷 6g。
制服法:上药研末,用竹沥 1小碗,姜汁 1杯,再用甘草 4两熬膏和药为丸如梧子大,辰砂衣,每服 2g,每日 3次。
方言写好后,周围几个人都皱起眉头看着他的方子。
他们倒是完全没想到还能这么治。
直接搓丸子让人家回去吃。
“果然是怪方何的风格。”王鹏飞老爷子第一个点点头说道。
他这一带头,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确实,这还真是他的风格。”
“要是我就用涤痰汤和右归丸加减,他倒是好,直接来了个省事儿的。”
“要不说还是他怪呢……”
周围几个后生,面面相觑,他们根本不会想到这么干,肯定是开了药先试试,然后隔段时间来检查一下,方言这个直接就没这一步。
他这个方子的丸子一搓,就能吃好久了。
方言写好后,对着患者家属说道:
“忌羊肉、韭菜等发物防肝风复动,另外苯妥英钠也别吃了,吃多了副作用多,现在还有几年时间发育,趁着这段时间多吃点东西,争取多长点个子。”
“好好!”患者家属连连点头。
“行了,拿着方子让柜台去制药吧。”方言将处方递给对方。
对方拿到后连连点头,他们虽然还没试过方言的药,但是毕竟方言名声在外。
就没听说他治不好的,所以拿到药方后,表现的也是相当激动。
他们可是听过方言,只要是开的药,那就必然能治好的传说。
方言也没废话,对着下一个喊道:
“继续,下一位!”
结合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走了上来,她一见面就急急忙忙的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我们家孩子一岁,她在两个月之前开始发病,呼吸急促困难,咳嗽并且有痰液,身体发热,口渴,坐立不安,不停地哭闹喊叫,连续几个夜晚都无法入睡,也不愿意进食,她还不能平躺着,一躺着就开始闹腾,我们和她爸只能交替的抱着睡。”
“现在眼看着身体逐渐消瘦,大便又出现泄泻的情况,小便的次数也增多了,但每次的量比较少,而且颜色发黄,我们就想找您看一看……这情况到底能不能治好?”
“你说病了两个月了?”方言有些错愕,今天这都是啥情况啊,刚才是十年的,这会儿还是两个月的,他们都是攒着等自己来治疗吗?
患者母亲像是看出了方言的疑惑,赶忙解释道:
“嗯,之前找大夫看过,但是没太大的效果。”
方言点点头:
“行,我现在先检查检查。”
接着他离开诊台,到了患儿身边。
检查后发现,患儿舌苔呈现白色,小儿指纹又粗又大,颜色发紫发黑,已经延伸到了命关部位。
这情况在中医里为病情危重的征兆。
方言赶忙检查患儿的鼻翼和肋间,这时候如果出现鼻翼煽动、肋间隙凹陷,就表示转为“马脾风“也就是西医里的重症肺炎了。
还好,没有出现这情况,方言略微松了一口气。
接着他赶忙开药,穴位贴敷:白芥子1g、甘遂0.5g、细辛0.5g共研细末,生姜汁调糊,敷贴肺俞、膻中穴。
每日一次,一次一小时,皮肤发红即去。
看完后他递给老邓头说道:
“邓老帮忙弄一下,我给孩子做推拿!”
老邓头不以为忤,点点头就接过处方,快步去帮着方言调药去了,他是老中药师干这些活儿那是手拿把掐。
方言这边则是用上了小儿推拿。
将孩子从她妈妈手里接过,然后开始推拿起来,手法是无名指掌面从指根推向指尖,这是清肺经,要做200次。
然后是揉掌小横纹100次,也就是掌面小指根下尺侧纹头,揉这里。
接着运内八卦100次,也就是在孩子掌心顺时针划圆,两只手分别做100次。
最后是捏脊6遍,从长强至大椎。
其他人都看着方言一步步的做,明显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