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恐怖老妈,再用碎玉天工针(二合一章)(2 / 4)
“他还在日本,我们的生意还需要人照看嘛,而且我们还有一个儿子还在上小学,不可能都回来的。”
方言之所以这么问,是想侧面评估康欣的治疗决策的孤立性与盲目性。
看来这个当爹的也是个不靠谱的。
方言点点头,然后拿起那本《针灸医学典籍大系》的书对着她问道:
“您知道针灸需要进行经络辩证,针刺得气,还有行针补泻手法吗?”
“嗯?那是什么?”康欣一脸无辜的问道。
“……”方言和在场众人无语。
果然她是不知道的。
方言接着又问道:
“那您都是怎么给孩子做治疗的?”
康欣有些尴尬,她说道:
“哦……原是这样……”
“我就是照着书上的图扎针的嘛!”
她翻开书说道:
“这里……书上说偏头痛要扎太阳穴、风池穴、百会穴这些地方,我就按位置找穴位,然后再用艾条给孩子灸一灸。”
“一开始头疼的时候,我每天给她扎20分钟,艾灸半小时,后来看她好点了,我就改成隔天一次。”
“有次孩子喊疼,我还多扎了几针……”
“后来她感冒复发,我又加了合谷穴、列缺穴,想给她祛风散寒,谁知道这……这越扎越严重?!”
这时候一旁的闷葫芦王志君同志有些难绷了,开口问道:
“那您知道艾灸的禁忌吗?比如在太阳穴、前额等部位直接灸,会导致火气上攻,加重眼红、涕泪症状?而且针灸还分补泻手法,没起作用倒是还好,用错了手法,可能会导致更多问题。”
“啊!?”康欣震惊。
作为儿科专业的的王志君又问:
“还有成人体质和孩子体质是不一样的,成人实证为主与孩子稚阴稚阳,儿童经络敏感,相同刺激量易过度,导致气机逆乱……如恶心呕吐,而且反复更换疗法别去您用了6个月尝试多种方法可能使孩子正气受损,病情暂时缓解后更易复发。”
康欣脸色有些惨白,她说道:
“但……但是书上没有写啊?”
“艾灸我太阳穴直接灸……关键书上没说不让啊!?哪晓得孩子脸通红、气都烫人……”
“唉,我要知道还得分什么补法泻法、禁忌穴位,打死也不敢自己乱治啊!”
这时候任应秋教授说道:
“其实这也不怪她,国情不一样。”
“据我所知日本的一些汉方药医学流派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它们对华夏中医里的“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汉方医家更侧重于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质特点来选用方剂,对传统望闻问切的某些环节不像传统中医那样全面和深入,或者直接抛弃望闻问切,选用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和诊断方法判断病情。”
方言点点头说道:
“他们摒弃了一些东西,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但也不是完全不用。”
他对着康欣安慰道:
“康女士你现在也别太着急,你针刺如果没有得气,没通过提插捻转激发经络反应,疗效应该只是流于形式,这个情况应该对孩子影响不太大,没有损耗她的正气。”
“你就只是艾灸这块儿出了点毛病而已。”
毕竟是金主啊,方言也不能说太过了。
王志君说了,他就不说了。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嘛。
康欣听到方言这话,表情稍微好了点,不过她还是有些担心的问道:
“那……那她这个呕吐,说不出话是什么情况?”
方言说道:
“孩子经络敏感,相同刺激量易过度,以成人耐受度施治,导致气逆呕吐,然后频繁更换疗法,毕竟6个月尝试了多种方法,这使孩子气血失调,她失语应该是痰热蒙窍造成的。”
“先把个脉,看看舌头。”
说着方言来到床边,握住了孩子的寸关尺。
左关如琴弦紧绷,按之跳动急促,兼有滑象,提示肝火挟痰热上扰。
这和之前方言猜测基本上对上了。
接着方言又开始诊断右手。
右手浮滑,显示外感风邪未净。
“我再看看舌头。”方言对着孩子说道。
对方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也听得到外边的声音,听话的张开了嘴,将舌头吐了出来。
舌质红绛,舌尖有芒刺说明心火亢盛,另外舌苔黄厚腻,中部焦黑如积粉,这是痰热壅盛、津液耗伤之象。
并且她舌体胖大,边缘齿痕明显,说明脾虚湿滞。
方言看完又观察孩子其他地方,两只眼睛的眼白微微发红,眼睑浮肿。
脸还是有些红,但不是那中健康的红,有些晦暗。
方言随后又摸了下她掌心,发现比正常温度高,并且掌心一直在出汗。
随后又去抹了下脚底板,同样是发热的。
呼吸间还能听到隐约喉咙里的痰声。
方言对着她说:
“用力呼吸一下。”
孩子深吸一口气,然后吐出来。
痰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