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曹操:刘备有的,孤不能没有(2 / 5)
便灰头土脸地回答曹操说道:
“…………然也,昔官渡之役,袁氏筑土山,据高临下,矢射吾联军大营。”
“彼时李翊造此巨砲,势若雷霆,一击而袁氏之山崩。”
“袁军震骇,吾曹氏将士亦为之瞠目。”
“及攻巨鹿,李翊复用此砲,犹官渡之故智。”
“彼骤然发难,末将未及清野固守,致令贼众得造攻具。”
“向无此破城利器,末将必能坚壁以待魏公之援!”
曹仁咬着牙,恨恨的说道。
似对此次战败,颇为不服。
曹操则背着手,眉宇间一川不平。
“……且去工坊看看。”
曹操领着众人去了工坊。
众工匠见了曹操,各自下拜。
曹操示意免礼,然后呼来工坊的领事,问道:
“孤记得三年前,孤便命汝等仿照齐国的投石机。”
“公等研制的如何了?”
当一项可以改变战场形势的新型武器出现时,引起其他国家、诸侯的效仿是必然趋势。
早在征袁术时,刘军第一次拿出配重式投石机时,就已经引起了当时人的震惊。
彼时,作为军事家的曹操便敏锐地察觉到它在战场上的优势。
便拨了一笔款,成立了专门研制配重式投石机的工坊。
但由于赶上官渡之战,民众、工坊内迁。
兼之年年的战乱,人口流失。
导致研究工作在前期进展得极为不顺利。
如今政局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江湖巧匠们也总算得以安心仿造配重式投石机。
“臣启魏公,仆等日夜仿制,未尝懈怠。”
“然手中实缺实物可参,齐人所制砲车形制,仅凭士卒口耳相传。”
“吾辈未尝亲睹其器,是故研制之事,迁延难进。”
匠人唯恐曹操怪罪,率先先叠了一个甲。
曹操面露不豫之色,他三年中,不惜砸重金,聘请天下得利的匠人好手。
以此来仿造这配重式投石机。
但由于齐国的保密技术做的太严了,兼之他们自己都用的很少。
使得曹操三年时间都没能够仿制出来。
“倘得一件参照之物,我等只需三月时间,便可造此砲车。”
匠人们向曹操作出承诺,给他们样品,他们就能够仿制。
不然,仅凭目击者口述,无异于盲人摸象。
“……此事却难呐。”
曹操也体谅匠人们的苦衷,因为要搞到一件真品并不容易。
正如上面所说,齐国本身用的次数就少,曹操能夺取的机会不多。
况且,这种威力巨大的投石机都是在什么环境下用的?
那都是敌攻我守,别人要破我的城时才拿出来用的。
说白了,人家是大顺风。
我都已经龟缩到城下,被人家用投石机轰了。
要能够去抢,还用得着缩在城里挨打吗?
况且这种大型的投石机,用完都是直接拆毁。
因为太大了,根本没办法长距离运输,更没办法存放于武库中去。
除非曹操能够招诱到里面的技术工人,否则就只能是自家研究。
“.既如此,可使奉孝先遣细作,阴诱齐匠来投。”
“至于卿等……”
曹操话锋一转,又将目光落在了众匠人身上。
“且将现制之器呈上,此物用于大都守备,犹可为用。”
投石机不单单可用于攻城,也能用于守城。
甚至守城的杀伤力,比攻城的杀伤力要更强。
毕竟攻城部队是直接裸露于野的。
但能设置投石机的城池,都是些大型的坚城。
小城不需要,也安排不了。
坚城本来就易守难攻,一条护城河就能拦死一片敌军。
更别说城门破后,还有瓮城。
城墙过后,还有内城。
东亚军事卷房,绝对不是乱吹的。
眼下战事将起,曹操也顾不上去抄作业了。
只让匠人们把现有的成果拿出来,安置在像邺城、邯郸这样的重镇之上。
“……魏公。”
领事的匠人向曹操谏言:
“今制砲车之力,犹未及齐人之器。”
“临阵之时,慎勿与之对轰也。”
曹操颔首,接受了匠人的免责声明。
眼下大战将起,还不是能用的资源都用上。
但考察完工坊之后,曹操又亲自去了一趟校场,要检阅骑兵部队。
建安初年,曹操以「天下骁锐」选练亲军,使曹仁之弟曹纯统之。
它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虎豹骑。
这支号称是三国第一骑兵的部队,是曹操花重金打造的。
首先挑人选拔方面,
便是选用的百人将,非寻常士卒可入。
他们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
不单单是魏国的王牌精锐,更是曹操的亲卫。
靠着击溃袁绍,占领河北,得到了大量的财富战马的曹操。
亦是花重金,组建了一支五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