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去个好地方(3 / 7)
了。、
而她的家族,之前跟着他们的‘小父亲’风光了上百年,也是时候由他们的后代来偿还了。
在权衡之后,虽然内心痛苦,她父母还是同意让她去,至少那是她离开的希望。
随后还没两年,她父亲就因为严重的职业病死了,当时她哥才二十岁,就去接班了。
她母亲和哥哥是她最后的软肋,现在都要捏在宁卫东手里。
相比起来,宁卫东比谢廖沙就高明多了。
谢廖沙原先也用她母亲哥哥拿捏她,却是威胁多过利诱。
宁卫东则是恩威并举。
倒也不是谢廖沙愚蠢,说到底是在谢廖沙和宁卫东的心里,安娜亚丝娜的身份不同。
谢廖沙眼里,她就是一件工具,用坏了还有,就算再漂亮,也是消耗品,不然不会想也不想就当礼物送给宁卫东了。
而在宁卫东这里,阿娜亚丝娜多了一层价值,她是谢廖沙安插在宁卫东身边的。
宁卫东要想把她收拢住,就必须比谢廖沙出价更高。
所以,宁卫东不仅要把阿娜亚丝娜的母亲哥哥抓在手里,还要让他们过的好,花不了几个钱,效果却更好。
商讨完价码,宁卫东跟阿娜亚丝娜的关系转变。
阿娜亚丝娜很快进入角色道:“大人,我先跟您介绍一下伯力这边的情况……”
该说不说,科班出身就是不一样,阿娜亚丝娜虽然没毕业,但是关键的课程都上完了,情报收集和情报分析的能力不弱。
根据她的描述,远东地区在军方之外的正府有两大派系。
其中最大的,是基络廖夫所处的地方派。
这些人都是在本地盘踞多年根深蒂固的正治家族,大多是从钢铁同志的年代延续下来的。
地方派实力很强,而且融入远东军区,以及太平洋舰队。
第二就是流放派。
流放派只是私底下的一种说法,这一类人一般是从速联的欧洲部分去的。
大部分是在原本单位斗争失败,被贬斥到远东来。
相当于当年苏轼被贬海南。
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想走捷径的年轻人,到艰苦边缘的地方来镀金升职。
道理也很简单,同样从科长升处长,在莫思科与在伯力完全不是一个难度。
当然,莫思科的处长跟伯力的处长含金量也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情况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镀金之后还能调回去。
之前提到的扬戈维奇,就属于是流放派的,只不过他的情况有些特殊。
……
要不说有人好办事呢~
如果没有阿娜亚丝娜,宁卫东想搞清楚这些状况非得费一些功夫不可。
现在只是三言两语就勾勒出来。
再加上驻军,以及地位超然的太平洋舰队,整个远东的正治生态已经清晰起来。
白天,阿娜亚丝娜开车带宁卫东在伯力城里乱转,直至下午三点才回到招待所。
伯力这座城市非常漂亮,城市宛如在森林中,树木中穿插建筑,楼房普遍不高,除了最早的老城区,其他道路非常宽阔,处处都有公园,街上更是干净整洁,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
回到招待所,阿娜亚丝娜直接把车开到别墅门前。
宁卫东推门下车,宁伟也跟着下来。
今天这一天他全程懵逼加无聊,宁卫东跟阿娜亚丝娜说什么完全听不懂。
不由暗暗下决心,这趟回去非得想办法学会俄语。
宁伟非常聪明,他这趟跟出来,知道宁卫东日后肯定要经常跟速联人打交道,要是不会俄语,怕是很不方便。
他如果不想只在宁卫东身边当个跑腿打杂的,必须想办法突出自己的价值。
之前宁伟还没意识到,自从王凯旋和胡八一被宁卫东重用,宁伟愈发感觉到了压力。
阿娜亚丝娜把车挺好,也跟着下来。
刚进别墅,就看见谢廖沙竟在里边。
见宁卫东等人回来,谢廖沙立即笑着起身,给宁卫东一个熊抱:“哈哈,我的兄弟,今天玩的怎么样?”说着看向阿娜亚丝娜:“阿娜亚丝娜同志这个导游还称职吧~”
宁卫东笑着道:“非常好,伯力真是个美丽的城市,阿娜亚丝娜同志也很好,我很满意。”
谢廖沙哈哈一笑,对阿娜亚丝娜的表现很满意。
随即拉着宁卫东去了小别墅一楼的书房。
关上房门密谈:“昨天回去,我跟我父亲说了你的想法。”
宁卫东心头一动,立即打起精神,仔细听着。
谢廖沙道:“我父亲很感兴趣,并且今天白天跟弗拉希沃州长说了……”
经过安娜亚丝娜的科普,宁卫东知道这位弗拉希沃州长正是当前远东地方派的带头大哥。
跟老基络廖夫是大学时代的同学,两人算是铁杆盟友。
看来老基络廖夫是真动心了,直接找弗拉希沃谈,力度相当大了。
宁卫东问道:“结果怎么样?”
谢廖沙笑着道:“我爸出面,当然没问题。”说着稍微压低声音,带有几分揶揄:“你不知道,弗拉希沃州长有个私生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