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渐变(2 / 3)
要有抵押物。
拿什么抵押,武田信却不愿继续透露了。
江连横也无心多问,横竖也轮不到他来说三道四。
但他还是敏锐地觉察到,直奉战争当中,奉军失利,绝不仅仅关乎于老张的面子。
关东三省的某些情况,正在悄然转变,他不知道具体细节,但却隐隐有所预感。
武田信颇为得意,自顾自地说:“我们大东洋帝国,对待朋友总是很慷慨的,如果江先生需要帮助,也可以来找我,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麻烦,鄙人愿意效劳。”
有道是,伸手难打笑脸人。
江连横寻思片刻,顺势笑问:“好好好,那我就先谢过武先生了。”
“不客气,敝姓武田。”
“可是话说回来,不是我不相信武先生的实力,而是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武先生是干啥的,真有麻烦了,我上哪找你呀?”
“哦,你可以——”
话没说完,忽听不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两人立即沉默,循声望去,却是大青楼的警卫员找了过来。
“江老板,你怎么还在这唠上了?”警卫员催促道,“大帅今天的日程很紧,你快跟我上去呀!”
江连横不敢耽搁,立马应声要走。
武田信也没假意挽留,当即便说:“江先生,来日方长,我们还会见面的,改天再说。”
说罢,二人就此分别。
江连横随同警卫员的脚步,急忙朝着大青楼匆匆赶去。
上楼梯时,警卫员不禁悄声提醒:“江老板,待会儿你最好长话短说,大帅这两天心情不好,还没吃晌午饭呢。”
江连横应声道谢,拐上两层楼梯,便来到大帅的办公室门前。
蹑手蹑脚地推开房门,却见老张侧身坐在桌前,仿佛石雕泥塑一般,面朝窗外,满脸阴沉。
江连横顿时悬起心来。
平日里,老张素来风趣诙谐,没什么架子,且常跟手下说笑逗趣,从来不曾像今天这般严肃。
悄悄带上房门,江连横踮脚上前,轻声唤道:“大帅?”
“讲!”
张大帅面不改色,连看都不看一眼。
江连横见状,立马省却诸多废话,删繁就简,将这些天来,省城的戒严情况说了个大概。
其间,也顺便提了几句吴大舌头途径奉天的事。
整体而言,奉天城毫无波澜。
言毕,江连横便静静地垂手而立,听候差遣。
张大帅似无所闻,末了,只是闷闷地问:“说完了?还有没有别的事儿?”
“有,但这事儿跟省城戒严无关——”
“那就快讲,还得我问你才说么?”
江连横闻声一愕,他还从未见过老张如此急躁。
奉军战败对老张的打击有多大,江连横自然无从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张大帅已经将近半百,不年轻了。
古往今来,成就王图霸业者,到了这个岁数,能成的多半已经成了。
问鼎中原的宏愿,似乎正在渐行渐远。
追不上了,人便开始急躁,也愈发不计代价。
江连横省过神来,忙说:“大帅,最近黑吉两省交界地段,听说有胡匪造反。”
张大帅终于侧过脸,看了看江连横,随即点点头道:“这事儿我听说了,他妈了个巴子的,几千人也想造我的反!”
江连横不敢表态。
张大帅自顾自地说:“他们是做给吴秀才看的,我现在没功夫搭理他们。”
“是,不过他们最近挺嚣张,到处抢劫挑事儿,我想——”
“这还轮不到你操心!”张大帅打断道,“你最近就给我专心干好一件事儿,省议会筹办得咋样了?”
“商会那边都已经安排好了,随时可以开会。”
“记住,这是民意。”
“当然,据我所知,奉天的老百姓,都是自发自愿地希望大帅继续主持关东。”
江连横本打算趁机奉承几句,可眼见张大帅心气儿不顺,闷不吭声,便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这时,窗外突然响起一阵闷雷。
江连横举目远眺,却见玻璃窗上,零星滑过几道细细的雨丝。
只眨眼间,雨势便陡然增强。
屋内变得愈发晦暗。
豆大的雨珠“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很快便势同瓢泼,连同窗外的景物,也随之变得模糊不堪。
“小江——”
张大帅同样在看这场疾风骤雨,忽然开口道:“最近多留意留意省城的情况。”
江连横一皱眉,却问:“大帅,具体是指?”
“奉天的鬼子越来越多了,估计以后还会更多。”张大帅喃喃自语道,“要是有一天,奉天的鬼子比咱们的人还多,那奉天就不是奉天了。”
江连横虽然一知半解,但也自然联想到了东洋侨民。
将近二十年来,小东洋移民到关外的人数,始终在稳步增长,奉天百姓对此都有切身体会。
不过,形势还远远谈不上严峻。
张大帅先前从未提过此事,今天既然提了,必定有所缘由。
“奉天人数还是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