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读书人不上战场,叫什么读书人(1 / 2)

加入书签

暮色如同泼墨般将赣江染成深沉的黛色,滕王阁飞檐上的铜铃在江风中发出细碎而悠远的声响。

阁楼内,灯火通明,数十盏鎏金宫灯将整个大厅照得亮如白昼,烛火摇曳间,在雕梁画栋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阎伯屿身着金丝绣着云纹的锦袍,在厅内来回踱步,袍角扫过地面,发出沙沙的轻响。

案头那篇未完成的《滕王阁序》,此刻仿佛化作了一团跳动的火焰,每看一眼,都灼烧着他的目光,令他内心焦躁不安。

周围的老学究们围坐在一张古朴的檀木圆桌旁,他们皆是白发苍苍,白须在烛火下微微颤动,手中的折扇早已停止了摇动,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期待。

时不时,有人发出几声叹息,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此字一日不定,这篇奇文便一日不完整啊。”

一位老学究捋着胡须,喃喃自语道,话语中满是遗憾焦急。

当孟常跌跌撞撞冲进阁楼时,夜色已深。

他一路狂奔而来,冠带歪斜,狼狈不堪。

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浸透了束发的青巾,玄色广袖也沾满了尘土,还在微微地颤抖。

他上气不接下气,扶着门框剧烈地喘息着,胸口如拉风箱般起伏不定,好一会儿才挤出几个字:“字……来了!”

那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却瞬间打破了阁楼内的寂静。

阁内众人顿时如被点燃的爆竹,纷纷围拢过来。

老学究们伸长了脖子,眼睛瞪得滚圆,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年轻书生们则踮起脚尖,恨不得直接从人群头顶看过去,嘴里不停地催促着:“到底是什么字?快说!”

“急煞人也!”

众人的声音此起彼伏,像一锅沸腾的水,将整个阁楼的气氛推向了**。

孟常摊开手掌,却只是大口喘着粗气,说不出话来。

阎伯屿挤到近前,疑惑的盯着女婿的手掌,只见那掌心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

他皱起眉头,满脸的不解,不停的挥手,示意孟常快些解释。

周围人的急切情绪也达到了顶点,空气仿佛都要被这焦灼的气氛点燃。

终于,孟常缓过气来,他咽了咽唾沫,声音还有些颤抖:“字,就在我的掌心!”

众人齐刷刷的再次看向他的手心,却都是一脸茫然——手心上空空如也,连半道墨迹都没有。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字跑了?”

孟常盯着自己的手掌,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仿佛丢失了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他的双手开始微微发抖,身体也有些摇晃。

周围的文人也都傻了眼,一时间,阁楼内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这个空缺的字,就像一根细细的银针,不断地挑动着他们的心弦,又像一只顽皮的小猫,用爪子一下下地挠着他们的心,让他们坐立难安。

老学究们不停的摇头叹息,喃喃自语:“这个字填不上,老夫以后进了棺材,都闭不上眼睛啊!”

“孟学士,你的手心是空的啊!什么都没有啊!”

一位年轻书生忍不住喊了出来。“怎么会是空的啊!”

“这个字急死老夫了!到底是什么字!”

“孟学士,要不你再跑一趟,再去问问吧!”

质疑声、催促声交织在一起,孟常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周围的声音仿佛都变得模糊起来。

就在这时,孟常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空的,空的!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是空!”

他的声音高亢而颤抖,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是空字!是‘槛外长江空自流’!”

话音刚落,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雷声,仿佛天地都在为这个绝妙的字而震撼。

阁内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赞叹声。“空?好!好!原来是空字!”

“好字啊好字!”

“千古第一骈文啊!”

老学究们激动的老泪纵横,纷纷击掌叫好,浑浊的眼中满是敬佩。

年轻书生们则满脸震撼,不停的摇头感叹,心中对王勃的才华更是钦佩不已。

这一个“空”字,道尽了世事沧桑、岁月无常,将整篇文章的意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门。

两日后,孟常的家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他默默地将家里所有的笔墨纸砚都收了起来,每一件文房四宝都承载着他过去无数个日夜苦读的回忆。

那些精致的端砚、湖笔,此刻仿佛都成了他心中难以言说的痛。

他告别了家中的父母、妻子和孩子,父母眼中满是担忧,妻子偷偷抹着眼泪,孩子则紧紧抱着他的腿,不肯松手。

看着他们眼中的不舍,孟常心中虽然酸涩,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他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安慰了几句,然后提起佩剑,毅然决然的迈出了家门。

走在街道上,孟常回想起自己的过往。

他自幼熟读经史,在文坛也曾小有名气,受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