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给京工院开“小灶”(3 / 3)
“不过我能做的其实很少,专业知识,你们已经在书本里学过了,只差实践的机会而已,但实践是什么,怎么去实践,你们有谁清楚?”
他的话音刚落,下面便响起了一片掌声。
待掌声停息后,立刻有一半多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看着还颇有层次,仿佛排练过无数次一般。
“这位同学来回答吧。”李暮故意点了个没举手的人。
正好点到了副班长夏东达。
他明显有些不知所措,但都被点到了,总不能说自己没举手,或者说李暮点错了。
于是赶忙站起来,道:
“我觉得,要像李顾问您以前说的,在生产活动中寻找实践的机会。”
“软件工程是一门应用领域相当广泛的学科。”
“在轻重工业、医疗、教育和金融等方面,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在机械制造方面……”
……
夏东达说得,中规中矩。
有书本知识的内容,也有自身理解的引申。
“说得不错。”李暮肯定地赞扬了一句,但接着便道:“但是,对应用的理解,还是有些不足。”
“不过这也不能怪你们,毕竟你们的学习时间太短,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
他看得出来,对方绝对是将自己编写的教材,背得滚瓜烂熟。
能拿机械制造举例,甚至还可能去实地学习过。
可惜这依旧没有办法弥补时间大大缩短所带来的影响。
听到这话。
学生们原本兴致盎然的眼中,也不由露出一抹失意之色。
他们也舍不得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可国家现在需要他们,哪怕他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也必须要顶上去。
“李顾问,那您说,我们该怎么弥补呢?”夏东达问道。
李暮笑了笑,道:
“弥补是不可能弥补的,这只能通过实践去解决。”
“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你们传授些许经验,就那你刚刚说的医疗领域举例吧。”
“要是换做你,会怎么去讲所学的软件工程知识,应用在上面?”
他提问之后,看向夏东达。
见后者陷入沉思,也没有着急催促,而是耐心地等待着他的回答。
过了一会儿,后者才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可以,可以建立一个数据库,将整个医院的病患资料存放进去,待计算机普及之后,想要查找调阅,便会方便许多,也能为医生们提供病例参考。”
他迟疑的理由也很简单。
毕竟现在别说他们,即便是上面的知情人,也很难想象计算机能普及到医院当中。
以现在的成本算,一台计算机的造价,能顶的上好几个医院。
李暮微微颔首,道:
“想法不错,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既然建立了数据库,那么就要想办法将这些数据利用起来。”
“数据,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用来作为病例参考只是其中之一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它们进行疾病预测、个性化治疗方案的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