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第一台玄鸟-1直升机组装完成(2 / 4)
上一两个月,最后还是要回去读书。
要是宋运杰想把他们留下,恐怕是想多了。
“我知道的,李顾问,留下来我不敢想,我只是想让他们帮帮忙,优化一下我们的生产线,顺带给工人们讲讲课,提升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宋运杰道。
让人留下来,恐怕吴薛都未必做到的。
现在国内学习软件工程的大学生,每一个都是宝贝中的宝贝,便是有机会,也不可能轮到他。
他只需要那些学生过来,帮忙优化生产线、升级设备,以及平时有事没事给工人们上上课而已。
“这么说的话,倒也不是不行。”李暮沉吟片刻,然后道。
宋运杰惊喜地瞪大了了眼睛,结结巴巴道:“那这么说,您,您同意了?”
“嗯,回头我和吴薛领导说一声,等学生们考完试后,在今年暑假期间,搞一次实践活动。”李暮道。
第一批的软件工程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
水平肯定没有多少,但理论知识应该还是有点的。
宋运杰脸上满是喜色,但听李暮说完后,又换上了一副苦瓜脸,道:“您能不能让我去跟领导汇报啊?”
要是让李暮去汇报。
这事儿八成便和他没啥大关系了。
即便最后能分到人,恐怕也没有几个。
“好,没问题。”李暮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不过没有拒绝,还鼓励了他一句道:“加油宋厂长,我等着看您将钢铁厂办得红红火火的那一天!”
他要在奉天搞这么多东西,钢铁工业方面不给力可不行。
尤其是九大设备的研制,更需要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否则肯定弄不起来。
“多谢李顾问,您可帮了我大忙啦!”宋运杰激动得险些要直接跳起来。
有了这句话,他们厂子才算是真正有了崛起的机会。
到了吴薛那里,只要说上一句“李顾问说希望钢铁厂办得红红火火的”。
他敢肯定,钢铁厂绝对能在后续得到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想到这里,他不再迟疑,和李暮匆匆告别后,便赶紧去寻吴薛去了。
至于李暮,周围的专家和教授们见他谈完了事情,再次围上前,继续未完的讨论。
学术交流会,再次开到傍晚。
在昏黄的夕阳中,众人依依不舍地散去,前往饭堂用餐休息。
不过仍有一些专家和教授留了下来。
这些都是三省钢铁冶金领域著名的学者
有魏守坤、邵向华、李文材等成就斐然的老前辈,也有李振邦、安朝军等年轻人一代的中坚骨干。
另外还有不少从三省各地赶来的,研究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
从队伍中,李暮还能看到许多今年从京工院或者五道口技术学院等软件工程试点专业毕业的熟面孔。
估摸着,差不多整个三省软件工程的研究力量,都汇聚到了此处。
……
待参加学术交流会的其他人走得差不多了之后。
李暮便带着他们,来到奉天工学院的行政楼会议室。
人员既然已经到齐,自然要抓紧将钢铁冶金数据库的研发尽快推入正轨。
因为想要兼顾奉天工学院这边的事情,所以他便和靳舒申请了在这里进行会议。
对此后者当然想都不想便同意下来——要不是他们学校没有研究的基础设施,他甚至想让后续的研究也都在次展开呢。
想到这里,将李暮迎进里面的靳舒脸上笑容更深了一些。
待众人都落座之后。
李暮在台上站定,道:
“各位专家教授,你们好,客套的话我就不多说了,直接说说研究的事吧。”
“目前我国最新研发的03型计算机,已经抵达奉天计算技术研究所,其他数据库必要的硬件设施也会陆续抵达。”
“想必大家多多少少也听说了一些我们要研究的东西,今天,我们便在这里,搞一个简单的立项大会。”
他说完后,朝下面招了招手。
得到示意的杨天形,立刻小碎步跑上前来。
“这是我们半导体研究所的研究员,杨天形同志,大家别看他年轻,但能耐可不小,可以说是年少有为。”李暮继续为众人介绍道。
他说完后,台下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
看不起年轻人?
有李暮这个先例在前,恐怕没人敢小看。
杨天形听到李暮在众人面前介绍自己,身形肃立,鞠了一躬道:“各位专家教授好,我是杨天形。”
说完后,他便退到一旁。
随后,李暮又陆续将顾娟、洪军、张坦三个人叫上来,一一介绍给众人认识。
待四人都各自露了个脸后,他才继续道:
“他们四个是这次京都半导体研究所外派过来的骨干,将在未来担任钢铁冶金数据库的主要开发工作。”
“当然,我也会从旁协助,帮助他们进行研究。”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接下来我们便来讨论讨论分组的问题。”
说完后,李暮微微顿了顿。
不过下面没有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