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边疆初临之困阻重重(2 / 3)
当天夜里,林诗雅收到一封来自京城的书信。
她拆开信封,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是慕容复写来的。
信中满是关怀与鼓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她的思念之情。
林诗雅看着信,脸上浮现出温柔的神情。
周围的侍女都能感受到她对慕容复深深的思念,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甜蜜的气息。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一个浑身是伤的士兵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报……报告大人……”
士兵跌跌撞撞地跪在地上,粗重的喘息声如同破风箱一般,打破了营帐内的宁静。
他身上的铠甲破烂不堪,沾满了泥土和血迹,几处伤口狰狞地翻着,触目惊心。
“大人,不好了!马匪……马匪又来劫掠了!”士兵的声音带着恐惧,仿佛回忆起了什么恐怖的景象。
林诗雅心中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她快步走到士兵面前,语气冷静地问道“仔细说,究竟发生了什么?”
“今天下午,我们的一支商队在前往临安的途中,遭遇了马匪的袭击。马匪人数众多,装备精良,兄弟们奋力抵抗,但还是寡不敌众……”士兵的声音颤抖着,带着浓浓的绝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马匪们不仅抢走了货物,还杀了我们不少兄弟,手段极其残忍,他们……他们简直不是人!”士兵说着,
林诗雅听完,眉头紧锁,一股压抑感笼罩着她。
她原本以为边疆的马匪只是小打小闹,没想到竟然如此猖獗,如此凶残,背后恐怕还有更大的势力在支持。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涌上心头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不安,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场的众人。
她沉声说道“传令下去,加强警戒,严密防守,任何人都不得掉以轻心。”
“是!”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敬畏和紧张。
林诗雅转身走到桌案前,仔细研究着边疆的地图。
她敏锐地察觉到,马匪频繁出没的地点,往往都是商道要冲,且多为地势险峻之处,易守难攻,想要剿灭他们,绝非易事。
这个想法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质疑。
“大人,这马匪都是些凶残之徒,怎可招安?恐怕会引狼入室吧?”孙使者皱着眉头,一脸担忧地说道。
“是啊,大人,这万万不可啊,万一他们反叛……”其他官员也纷纷表示反对,认为此举太过冒险。
林诗雅早料到众人会有此反应,她微微一笑,解释道“各位,我并非要全部招安,而是要从中挑选那些有苦衷、有悔改之心的人,给他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而且,招安他们,或许可以从他们口中得到更多关于马匪的情报,这对我们以后的行动有很大的帮助。”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仍然有些担心,但林诗雅的理由也并非没有道理。
他们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她。
林诗雅见状,嘴角微微上扬,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任由冰冷的夜风吹拂着她的脸庞。
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阴森。
她的目光深邃而坚定
“大人,这是招安的文书,请您过目。”孙使者将一卷文书递给林诗雅。
林诗雅接过文书,扫视了一遍,然后将文书递给孙使者。
“孙使者,你带人去发布招安令,记住,不可操之过急,要……”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忽然从营帐外传来“报!有人前来投诚!”
那前来投诚的马匪,衣衫褴褛,面色黝黑,唯有一双眼睛还算机灵。
他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小的……小的愿意投诚,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林诗雅并未立刻回应,而是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男子。
她能感觉到此人并非真心投诚,眼中隐藏着一丝狡黠,她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
她略一思索,心中已有了定计。
“好,本官接受你的投诚。”林诗雅的声音清冷而威严,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她挥挥手,示意士兵将马匪带下去。
当夜,林诗雅利用投诚马匪提供的信息,设下圈套。
她让孙使者带领一队精兵埋伏在马匪经常出没的山谷两侧,同时安排投诚马匪前去送信,假意约定交易,引诱马匪头目上钩。
翌日清晨,山谷中雾气弥漫,视线模糊。
马蹄声由远及近,由轻到重,在山谷中回荡。
林诗雅站在高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山谷入口。
只见一队马匪,约莫二三十人,在马匪头目的带领下,缓缓驶入山谷。
马匪头目身材魁梧,满脸横肉,腰间别着一把鬼头刀,眼中闪烁着凶光。
待马匪全部进入埋伏圈,林诗雅一声令下,两侧的精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出,将马匪团团围住。
箭矢如雨般射向马匪,瞬间便有数人应声倒地。
马匪们顿时乱作一团,惨叫声、怒吼声、兵器撞击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山谷。
马匪头目见状,怒吼一声,挥舞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