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民间教育之全面普及(1 / 2)
第396章&nbp;民间教育之全面普及
林诗雅放下茶盏,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
她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眼前的重重迷雾,“复,我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绝不能被师资所限制。”&nbp;她语气坚定,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慕容复松开了怀抱,转而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赞许,“你想怎么做?无论如何,我都会支持你。”
林诗雅嘴角扬起一丝自信的微笑,“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从最基础的教学方法,到深入的学科知识,都需要系统地学习和实践。”她眼中闪烁着光芒,如同点燃的火焰,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我准备先在京城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广到各地。”
她随即铺开一张宣纸,提起笔,蘸饱了墨汁,在纸上开始飞快地书写起来。
笔尖在纸上游走,发出沙沙的声响,一个个清晰有力的字迹跃然纸上,记录着她的宏伟蓝图,展现她决心和智慧。
不多时,一张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便呈现在眼前。
林诗雅将计划书递给慕容复,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林诗雅带着这份凝聚着她心血的计划书,来到了礼部教育司。
礼部教育司张大人正端坐在太师椅上,慢悠悠地品着茶,听到林诗雅的来意后,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林大人,你这又是何必呢?乡野村夫,识得几个字就行了,何必大费周章地进行什么教师培训?简直是多此一举。”张大人放下茶盏,语气中充满了不耐烦和轻蔑。
他斜睨着林诗雅,仿佛在看一个不识时务的傻子。
林诗雅紧紧攥着手中的计划书,指节因用力而有些发白。
她胸腔中的怒火如同火山一般,即将喷涌而出。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激荡,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张大人,教育乃国之根本,不能轻视。民间教育的落后,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
张大人嗤笑一声,不以为意地说道“林大人,你真是太年轻了,想的太天真。民间那些泥腿子,让他们下地干活就够了,读书识字只会让他们眼高手低,扰乱社会秩序。”
林诗雅看着眼前这个如此昏聩的官员,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
她感觉自己的胸腔被一股无名的怒火充斥着,几乎要将她燃烧殆尽。
她猛地站起身,将手中的计划书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发出一声闷响,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张大人,你真是……“&nbp;林诗雅话语哽在喉咙,最终化为一声冷笑。她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礼部教育司。
林诗雅走出礼部,心头怒火翻涌,却很快被冷静取代。
既然礼部不作为,那就自己来!
她立刻想到了周文人,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学者。
她提笔写下邀请函,言辞恳切,阐述了民间教育普及的重要性以及她对教师培训的初步构想。
周文人收到信后,被林诗雅的决心和远见所打动,欣然应允。
消息传开,许多饱学之士也纷纷表示愿意加入。
林诗雅在府邸的花厅中设宴,邀请众人共同商讨教师培训方案。
厅内,檀香袅袅,茶香四溢,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
林诗雅认真倾听每一位的建议,并将他们的智慧融入到最终的方案中。
最终敲定的方案细致周全,涵盖了从基础教学方法到专业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甚至还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异性。
众人无不钦佩林诗雅的细致和远见,对她独立自主的精神更是赞叹不已。
消息传到城镇学堂刘校长耳中,却让他如坐针毡。
他深知,一旦民间教育普及,自己那收费高昂的学堂将无人问津。
于是,他找到参与培训的教师们,软硬兼施,试图阻止他们参加。
他晓之以理,“你们去了,谁来教我的学生?我的学堂怎么办?”,又动之以情,“你们走了,我的生计就断了,一家老小可怎么活?”。
林诗雅得知此事,亲自前往城镇学堂。
她见到刘校长,开门见山地说道“刘校长,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教育并非一城一池之得失,而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nbp;刘校长冷笑一声“林大人,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高高在上,自然不会明白我们这些小人物的难处。”&nbp;他背着手,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脸上的焦虑和不满显而易见。
林诗雅神色平静,语气坚定“刘校长,目光短浅,最终损害的还是你自己……”
林诗雅并未被刘校长的顽固所动,她环视四周,学堂内光线昏暗,陈旧的桌椅散发着腐朽的气息,与她理想中的教育场所相去甚远。
“刘校长,你以为守着这破旧的学堂就能维持生计吗?你难道没看到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神吗?”她的话语掷地有声,如同利剑般刺破了刘校长自私的伪装。
她不再理会刘校长,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