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台风来了(1 / 3)

加入书签

白天的时候,在火车上睡了一会儿,回来后又洗浴,天暗的早,房间里早早就开了灯,搞得亨亚日晚上睡意明显不足。读书到十点多时,亨亚日的精神却很好,于是扭头发现先生又恢复往日打坐姿态,谢明宇却是躺下休息了。他想了想,自己捧着书到外廊去了,尽管几案上有单独的台灯,但坐的时间久了,总要起身活动一下才好,而坐在地板上伏案和坐在凳子上伏案,疲劳感的差别很大,更易疲劳。房间并不是单独的,自己频繁的起坐活动身体又会影响两位长辈的休息,所以到外廊去才是亨亚日更好的选择。在外廊一直读到困倦的时候,看看时间已是凌晨二时过了,剩余的书页,估摸着至多再有一天的时间就可以读完,亨亚日打着呵欠,把书放在小几上,关好外廊的灯,爬上床榻,就沉沉的睡去了。

第二日亨亚日醒来时,天色依然阴沉,还能隐隐听见外面传来的风雨声,只是更急更大了。葛、谢二人都已经起了身,看看时间马上要早上七点了,也只是睡了不到五个小时的样子,不过感觉休息得也很好,大约是雨下来之后,气温也下降了不少,变得宜人起来,昼夜的温差也变得小了,所以很是舒适。起床洗漱罢,来到葛、谢二人身侧,葛自澹说道“去吃早餐吧,这几日是台风天,大门是出不成了的,索性好好休息一下,亚日也卯足劲儿,多读一读书。”说完起身。

谢明宇、亨亚日跟上。亨亚日边走边回道“知道了,先生,史今日应该就可以读完了。”

葛自澹一边走,一边说“如此甚好。”

亨亚日晚上睡的晚,睡意上头时,腹中虽是有些饥,却也顾不得了,只早餐时,却是饿过头了,变得有些食欲不振起来。要是馒头配稀饭这类在家吃顺口的还好,秋田居里提供的是牛奶和面包,另外还配些纳豆,客人依据自己的口味和习惯取用,只亨亚日兴趣缺缺。牛奶和面包是和那国西化最显著的外在标志之一,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亨亚日自上船起到现在已经十多天过去了,自然对此并不陌生,已经吃过多次,滋味说不上,填饱肚子而已。纳豆却是和那国传统食品,和亨亚日德安府老家里那边的臭豆有些像,只是成品菜的做法上差别有些大,味道上也有显著的差别,自己并不习惯,尝一尝还是可以的,稍吃多些就有点反胃了,所以亨亚日也打不开胃口来,就对付着用了一些。好在今日也只是留在房间里读书,并不需要多动,少食一些,人更有精神,否则真是饱食之后,人就容易犯困,读书的效率就不高了。本来读书就是一件沉默、疲劳的事,容易引起倦意,两相结合,真成了饱食终日,混混思睡的饭桶了。

读书的日子乏善可陈,时间也过的很快,而心心念的想要看看台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亨亚日,每每活动身体的时候,就来到外廊,趴在窗户上朝外看,只是外面的风雨和家乡了的骤雨来袭也看不到什么太大的分别,风更大一点,室内能听懂风吹过时那呼啸的声响,而雨更大一些这点上亨亚日倒是没有特别的感觉,也没差太多,就是持续的时间长而已。亨亚日这么频繁的来往,终是被葛自澹看出来他的那些心思,再一次趴在窗台往外看时,葛自澹道说“怎么,想看看台风啊?”

亨亚日点头,有点兴奋的说道“是啊,是啊。以前只是听说台风,只是不知道什么样的才是台风,台风来的时候是个什么情形,这下就在这实地能近处看看了。”

“围观台风是个很危险的事情,而且台风中心的破坏力极强,那是真正的天威,不是说说而已。我对台风也并不熟悉,晚餐时和秋田夫人聊聊看她掌握的情况,到时你要是仍然想看,待得台风过去,我们就到台风经过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去,看看台风过后现场的情形,去做志愿服务。这一方面能从侧面了解台风的威力,另一个方面也能从中看到和那国人在面对台风这种自然灾害时的应对和态度,对你而言,说不得也是很有意义的事。看看这台风后是个什么样子,然后想想台风前,你对灾害的认识和从灾害的角度认识和那国和和那国人来说,应该是值得花上一些时间的,当初没有预计这些,只这是突发事件,得重新谋划一下才好。”

亨亚日听葛自澹这么一讲就多少明白了些。这台风应该也有大小之分,只无论大小,但凡叫台风,必然有其威力无可抗拒的一面,个人去直面台风无异于螳臂当车了。它倒不是自量与否的问题,而是生死考验了,是很愚蠢的事情,或生无可恋的时候是可以考虑的。认识天威并不见得就一定要直面它,从它路过的那些蛛丝马迹也都是可以了解到的。亨亚日听说过地震,然他一直生活的地方从未发生过地震,如果他想要直面地震,是不是也如初时所想的台风那样呢,流于表面就太肤浅了。至于这志愿服务的名词倒是亨亚日第一次听说,先生既然这么说,想必在和那国是个很常见的事物,从字面的意思理解有些像是互助的意思,只不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只好到时遇到了再做观察了。只是先生的这一番说,确实打消了他对有可能在熟睡时错过观看台风近况的遗憾,无知者无畏,吵嚷着天不怕、地不怕的,或一场风雨之后,个人就会荡然无存,湮灭于这尘世间了。

晚餐的时候,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