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走了过去。
陈续宗正在书房内批阅着文书,垂眼略过下属禀报的诸多事宜,不自觉地皱了眉头。
屋门处骤然响起的动静令他更为不悦,头也未抬,不耐叱了句:“不是吩咐你退下……
蓦地意识到什么,他笔尖一顿,抬起眼来,后半句话渐渐没了声。“殿下……
陈续宗撂了笔,阖上未批阅的文书,冷冷问道:“可是有人擅作主张,将你请来了书房?”
江葭轻摇了头,道:“妾身主动来的。”
“今日妾身亲自做了酸梅桂花汤,殿下不妨一试。”陈续宗眉头舒展开来。
喉间滚动了遭,他指骨微屈,点了点面前桌案,哑声:“上前来。”她依言照做,放下食盒,行动间,羊脂玉的耳珰微微晃荡。陈续宗缓缓抬手,指腹摩挲着瓷碗的纹路,淡声问了句:“这耳珰你可喜欢?”
江葭笑道:"殿下送来的首饰,妾身都喜欢。”“只收礼,不回礼么?”
江葭愣了瞬,余光瞥见桌案上的羹汤:“妾身今日送来羹汤正是……他淡淡扔了两字:“不够。”
江葭深吸一口气,勉强维持住面上笑容:“至于回礼,殿下容妾身准备些日子。”
“还需几日?”
“中秋那日想必便可准备妥当。”
陈续宗应了声好,垂眼饮了一口她送来的酸梅桂花汤。江葭在一旁解释道:“这酸梅桂花汤最是消暑解腻。妾身幼时畏热,入夏便不愿进食,急坏了家中祖母。是以每逢暑热时候,她皆会吩咐家中下人熬煮些许酸梅桂花汤。”
陈续宗搁下瓷碗,不带什么情绪地陈述了句:“你祖母对你影响不小。”江葭应是,声调中亦带了些不自觉的轻快:“妾身自幼长在祖母身旁,针带女红,诗书礼仪皆由她悉心安排女先生教授所成。她时常带着妾身去修寺济世,施粥散粮…”
陈续宗蓦地出声打断了她:“弘泰十八年,本王记得在宣州府施粥的摊铺旁见过你。”
江葭愣怔片刻。原来他也记得此事。
“彼时妾身自愿前去施粥,不曾想碰巧遇见灾民闹事,又瞧见殿下在妾身面前亲自斩杀了名带头闹事的灾民。”
陈续宗也陈述道:“彼时在场百姓或惊恐或惧怕或四处逃窜,可你直视着本王,很是平静。”
江葭不想他记得这般清楚,苦涩笑道:“妾身彼时被养在闺阁中,何曾见过这般场面,殿下所见的镇定也不过是强装出来的罢了。事实上,妾身当日回府便做了整宿的噩梦。”
陈续宗微不可察地皱了眉头,又问:“你如何看待此举?”江葭不知他为何问到了此处,却也意识到此番提问并不简单,斟酌道:“此举虽粗暴,却高效。毕竟殿下代表的是朝廷的意思,自然希望稳定压过一切。”
陈续宗沉默片刻,顿下揉着眉心心的动作:“若是不杀人,局势便无法得到控制;可若是杀了人,一旦传扬出去,于名声舆论上终究不好听。”江葭道:“殿下可是在为名声而烦心?可世间诸事如何能尽如心意,俯仰无愧天地,便是足矣。”
“对待部分灾民,唯有怵之以威方能使他们自畏。彼时朝廷需要有人出面平息动乱,而只有您有能力,有魄力去做此事。事实证明,您做到了。”陈续宗抬起眼,不错眼地看了她许久,半晌,笑了声:“你祖母教你的可不少。”
见她意欲开口,他便知她想说些什么,嘴角的笑渐渐淡了,只道:“日后在本王面前不必再藏拙守愚,该是如何便如何。”江葭只得应了声是。
往后数日,对于这方宅子外发生了什么,她仍一无所知,却敏锐察觉到些许变化。
比如,相较从前的朝乾夕惕,他明显闲散了不少,来她这处的次数多了许多。
江葭心想,距离离开此处的日子兴许也不远了。事实证明,她想的不错。没过多久,也就是中秋当日,她终于等来了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