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敞开心扉(3 / 4)
着和卢娟又见了一面。我们之间实在是没有什么话可聊,最后,我就说我们不合适,不欢而散。
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得经常出差,我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再当回事。等我出差完了,再回到海源时,没想到卢娟的母亲跑到公司找我,说我已经亲过卢娟,要我必须娶她。我说我和卢娟总共才见了两次面,连手都没有拉过,说到亲她,完全是无稽之谈。她妈不相信我的话,说是卢娟亲口跟她说的。她说本来看不上我的农村出身,反对卢娟和我谈对象,但卢娟愿意,所以要我必须对卢娟负责。
我去找周品一,要他和杜大夫必须帮我去了断这件事。杜医生找卢娟谈话,不谈则罢,结果一谈,卢娟要寻死觅活。这事在公司闹得满城风雨,好像我是陈世美似的。
卢娟她妈是一个下岗女工,不讲理,我可以原谅,但卢娟毕竟也是正规医学院毕业的,却这么偏执。我觉得她的性格有缺陷,必须远离。
那天早晨,我给周品一打电话,麻烦他让杜医生再去告诉卢娟一次,说我不会再和她见面了。要问原因,就说我现在有真心喜欢的人了,但周品一却要我亲自去跟卢娟说。为此,我很苦恼。
听着秦科的叙说,边小琪很是诧异,说道:“秦科,我相信你说的。我觉得你和那个卢娟根本就不能算有开始,何来分手一说?你不能再去见她,一旦见面,一定会被这种不讲理的人纠缠不清。我们不会去伤害别人,但也决不允许别人伤害我们,你说是不是?”
秦科被边小琪一点拨,顿悟,说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小琪,你说的太对了。我做事喜欢有始有终,要跟周品一再一次表明我的坚决态度,毕竟他和杜医生也是出于好心。”
“你说的对,我们做事要正大光明。”边小琪说道。
(四)
秦科和边小琪手牵着手,继续在路灯下树影斑驳的甬道上慢慢地走着。
“秦科,跟我说说你家吧。我从你身上看不出你是从农村出来的,我挺好奇的。”边小琪又开口说道。
“我家三代农民,跟你家的书香门第相比,真没有什么好讲的。以后我领你去我老家,你就什么都知道了。我家里除了我的父母以外,我还有一个妹妹。”秦科笑着说道。
“不嘛。我就要你讲给我听,我愿意听你讲。”边小琪又撒娇道。
看边小琪这么想听自己家的事情,秦科笑道:“小琪,你愿意听,我就讲给你。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很穷,吃饱饭都成问题。我父母省吃俭用,供我读书,她们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她们一直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我没有辜负她们的期望,学习成绩一直拔尖。我父母当了一辈子农民,她们善良、勤劳、乐观、孝顺,这些品质不但影响着我去为人处世,也同时影响着我的求学历程。”
“你考大学的动力和目标是什么?”边小琪问道。
“小琪,我都不好意思跟你说我考大学的动力只是为了不种地和能天天吃上馒头。我一开始根本就没有确定的目标,觉得只要能考上一所大学就行。滨大是老师最终给我选定的,我根据名字听起来是不是顺耳来选择专业。你是不是觉得这很好笑?但事实就是这样。”秦科笑道。
“你怎么去学了理科?你的记忆力这么好,我觉得你在文科方面更有天赋。”边小琪追问道。
“记得在高二开始学苏轼的《石钟山记》,我也能在十分钟内背诵下来,所以,今天我敢试着去背诵边老师指定的《史记·李将军列传》。对于地理、历史这些科目,凡是大考小考,我基本都能得满分,但老师说都是数理化成绩差的学生才去学文科,我数理化成绩也很好,所以老师决定我得去学理科。我当时听人说只要学好数理化,可以走遍天下也不怕,而且说学文科不容易找到工作,就随了大流。其实当时我也没有什么纠结,因为我的目标是能考上大学就行。”秦科把自己的高考经历说了出来。
“你的老师太武断了。让这世上多了一个工程师,却少了一个才子。”边小琪说道。
“小琪,你有学识渊博的父母指导,不会走弯路,所以,你是幸运的。我进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理科的兴趣不大,反而对文史哲的兴趣与日俱增。假如早几年认识边老师,说不定我就选择文科了。”秦科笑道。
“假如当年你选择了文科,应该能考上p大,你现在后悔吗?”边小琪问道。
“不,我一点也不后悔。”秦科说道。
“为什么?”边小琪追问道。
“小琪,因为那样的话,我就不能遇见你了。”秦科搂着她,深情地说道。
“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边小琪依偎在他的怀里,喃喃地问道。
“是,一定是。”秦科把她搂得更紧了,说道。
“你说你还有个妹妹,她叫什么名字?她是做什么的?是不是也很聪明?”边小琪又问道。
“我妹妹叫秦妍,她今年参加高考。她不像我喜欢文科,她特别喜欢理科,她的目标是t大。高考成绩在这个月底会公布出来,我觉得她被t大录取的可能性很大。”秦科说道。
“那我要去见一见秦妍。”边小琪一听秦妍也这么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