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一鸣惊人(2 / 4)

加入书签

比秦科大一岁。四个人都是名校毕业,都较着劲,想在今天的实践课上争取最好的表现,获得裴宇航老师的好评价。

裴宇航今天给出了一个复杂的网络拓扑图,涵盖了核心层、汇聚层和边缘层三个层面的网络设备,是一个很完善的网络架构。跟前两天实践课不一样的是,裴宇航指定了各个层面的设备名称、网络功能以及网络性能指标,要求她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通网络,并满足网络的功能和性能指标,限定最长的时间是今天一整天。

根据每个人对网络设备的熟悉程度,秦科安排陶建民负责核心层设备,傅思琛负责汇聚层设备,靳晨负责边缘层设备,他自己负责网络总体性能的把控。

经过一个上午的忙碌,第五组很快把网络搭建和配置完毕,下午就可以开始验证网络的功能和性能。她们组在五个小组中用时最少,排名第一。看着本组的三个同事都露出大功告成的神态,秦科并没有感到轻松,他总觉得今天的实践课不会就这么简单。

中午吃饭时,第五组的四个人围坐在一张餐桌,傅思琛高兴地说道:“我们组上午又拔得头筹,我们大家都太厉害了。要是下午的测试顺利通过,今天晚上我请客。”陶建民和靳晨立即响应。

看到秦科没有什么笑容,傅思琛说道:“秦组长,难道你对我们三个人没有信心?还是不想参加我邀请的聚会?”

秦科看着三个人的眼神,便把他的担忧说了出来:“我觉得裴宇航指不定又设了什么稀奇古怪的陷阱,我们下午需仔细应对。只有通过了下午的测试,我们组才能算成功。”

果然,下午的网络性能验证测试过程极其不顺利,她们五组搭建的网络没有达到裴宇航设定的性能指标。其它小组也是一样的测试结果,每一个网络都存在着大量的数据丢包。

秦科亲自检查了每个层面上的设备的配置数据,没有发现数据配置的错误。每一台设备都看似工作正常,四个人不禁都神情凝重起来。

秦科坐在计算机前,不说话,开启大脑里记忆库的搜索模式,苦苦思索着。眼看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大半,突然,他脑子里闪现出来了一个念头:g银行是c公司一个很重要的客户,眼前的这个网络拓扑图就是c公司为g银行提供的网路解决方案。这个工程现正处于网路调测阶段,还没有完成交付。

他怀疑可能是现场的工程人员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裴宇航才想出这么一个点子,让她们这帮新人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以期帮助工程人员找到症结所在。这就意味着根本就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她们不应该局限于裴宇航指定的网络设备型号,要跳出惯性思维,先去怀疑这个方案是否有问题,这就意味着需要去更换其中的一台设备。三个层面的设备不可能都有问题,但又该去先更换哪一台设备呢?

想到这里,秦科对其他三个人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傅思琛怀疑道:“秦组长,公司能这么看得起我们这些新人?不可能吧。”

陶建民好像被秦科启发了,说道:“我同意秦组长的分析,我们可以试一试。”

靳晨说道:“我也觉得不可能,但可以试一试。可是我们需要更换哪个层面的设备呢?”

秦科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分析道:“我认为核心层的设备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同型号的设备已经在很多客户的方案中得到过验证。边缘层设备相对比较简单,应该问题不大。汇聚层设备上连核心层设备,向下汇聚很多边缘接入层设备,角色很重要。这个层面的设备型号众多,今天我们使用的这个型号不见得被反复验证过,所以,我倾向于更换汇聚层设备。”

“公司汇聚层设备的种类太多,到底哪一个型号的设备更合适?我们得去翻阅技术文档,才能确定下来,但今天肯定是做不完了。”傅思琛忧虑地说道。

“不用去查了,我们就用c7200-f型号来替换当前的c7200-g型号。”秦科马上说道。

“为什么不用c7300-g型号来替换呢?它比c7200-g性能更好。”陶建民说道。

“不,我的直觉是只能用更低一点的设备来替换。c7200-f虽然比c7200-g性能低了一点,但完全能满足裴宇航给定的技术指标。先不要告诉其它小组,我们自己先试一试。”秦科坚持自己的想法。

于是,四人立即去库房找来了一台c7200-f型号的汇聚层设备。为了节省时间,秦科亲自动手,在其他三个人的配合下,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网络重新搭建完成。马上进行测试,得到的结果完全符合裴宇航要求的性能指标。

四个人立刻笑逐颜开,击掌相庆,但秦科又说道:“这不能算完,工作要有始有终。我们得找到c7200-g的问题,给我们自己和裴老师一个有说服力的交待。”

四个人把c7200-g设备重新搭建进网络中,加电运行起来。秦科debug到c7200-g设备的内部,从底层到高层,依次查看数据包转发的处理情况。他发现出口底层的数据流量和入口底层数据流量的差别很大,进一步发现数据包在入口的高层进行路由转发时,由于设备对数据包p地址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