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3 / 4)

加入书签

挡路,就杀谁。心软?在这等时候不存在。

相反,很多人是杀的兴起。又或者说是被富贵冲昏了头脑也罢,还是自己真的要一条道的走到黑。

没退路了,也就豁出去了。

赵济世只是豁出去的人里,那不起眼的一个。从神武门一直往泰一宫,一路上,赵济世不在乎宫廷内的风景。赵济世只记得一件事情,护好鲁王,鲁王在,他们的前程才有。一旦鲁王殁了,他们所有人的前程就一个收场,死,就这一条路。赵济世护在鲁王左右,一直到鲁王闯进了泰一宫。“儿臣参见父皇。"鲁王向君父见礼问安。大赵天子瞧着甲胄在身的嫡长子,又瞧着鲁王周围的甲士。这时候再傻的人,也不需要问,那就知道了情况是如何。“皇儿,你与朕何至如此。“大赵天子很伤心。说这话时,大赵天子的声音在颤抖。

真不是夸张,大赵天子的声音就在颤抖。至少赵济世这一位鲁王心腹是听出来。

至于是激动,还是气愤,让大赵天子的心绪如此不平静?这答案没人想管,也没人在意。

至少赵济世不在意。

赵济世只是站在他应该站的位置,他执着刀,拿了弩,护卫着鲁王的安全。“……“鲁王听着君父的话,他沉默了。

“君父左右,小人当道。"鲁王不必走君父划的道。鲁王李明弘更不想陷入君父给的问题,他自说自话。又或者说鲁王给自己找了贴金的理由。鲁王李明弘又道:“儿臣不过是清君侧,诛小人。”

“儿臣乃君父的嫡长子,正位东宫,被君父立为储君,名符其实。父皇以为,儿臣之言,可有虚妄?"李明弘的目光直视大赵天子。此时,大赵重臣在场。

自然有人的立场跟鲁王不一样。这不,有人开口喝斥。“鲁王殿下,你不可一错再错,威逼陛下。”““赵济世瞧着开口之人,他真觉得这人傻。这等场合,开弓没了回头箭。

莫说鲁王不能回头,就是他们这些追随之人,也一样没有回头路。鲁王不多言语,他只给心腹使一个眼色。

赵济世瞧见了鲁王的眼色,他心一横,拿了弩,直视那开口之人。尔后,弩箭射出,一箭穿喉而过。

血,在溢出来。红红的,落于赵济世的眼中,不过寻常。今日,想不流血,岂有可能?

不过是多流血,还是少流血罢了。赵济世嘛,他最清楚,他就是干活的。上面如何使唤,他就如何办事。

“殿下,此人想谋刺您。属下斗胆,断然行事。请殿下责罚。“赵济世伸手,在胸口一敲,行一个军礼。

“胆大之人,死不足惜。”这是鲁王的评价。“济世,你很好。"鲁王夸了赵济世。

刚才使了眼色,鲁王就已经表态了。赵济世敢任事,这让鲁王很满意。杀鸡警猴,鲁王已杀鸡,如今就看,可还有猴子敢冒头?事实证明,生死面前,猴子还是少少的。

这不,死鸡一出,没人再炸刺。

哪怕是大赵天子也一样,这等时候,他都是闭嘴。大赵天子也瞧着嫡长子在表演。

鲁王再行一礼,道:“父皇,儿臣斗胆,请您册立储君。”前头都说了,鲁王当仁不让,他想当储君。如今再开口,这是让大赵天子下圣旨即可。至于人选,除了鲁王,不做第二人选。

大赵天子这会儿左右迟疑。可他的迟疑不需要太久。又有武官来报话。

来者,亦是鲁王心腹。这一位一来,就是呈上了一个人头。赵济世不需要眼神太好,他都瞧清楚了。那匣子里的人头乃是三皇子殿下,亦是大赵天子的嫡次子,杨皇后唯一的亲生儿子。三皇子死了。

这砍掉三皇子头颅的人很胆大,赵济世也认识。这一位的身份很特别。鲁王母族的亲表弟。这一位胆大,敢替鲁王杀兄弟。

让赵济世干,赵济世还要迟疑的。毕竞杀皇族,这干仗在明面上,真是容易犯忌讳。

大赵皇族,还是有实力的。

毕竟大赵皇族的人丁多,占了地位的皇族也多。“我的几儿…“大赵天子一瞧着三皇子的头颅,当场崩溃。鲁王李明弘也是瞧一眼表弟,在心里,他觉得表弟干事,手头太粗糙。何必呢?

虽然对于这一个弟弟也没多少感情。毕竟再是兄弟情深,在皇权面前,在生死面前。

再多的感情也淡薄了。

只是说杀弟这一件事情,鲁王不想做的这般难堪。奈何表弟把事情办了,鲁王不认,他也得认。神武门领头一事,那是鲁王起的头。

事情让人干了,担责任的时候,鲁王不能缩头。这是当领头人应有的担当。

……“只是这会儿的大赵天子在崩溃。他在装疯也罢,他在卖痴也罢。鲁王是一条道,那也要走到黑。于是鲁王给大赵天子的心腹太监发了话。让拿空白的圣旨,尔后,当然由在场的众臣书写圣旨。至于盖玉玺,那得天子来。

这不,鲁王又吩咐话,道:“本王诸兄弟感情甚笃,此,当差人去请来,一道跪于父皇跟前,请父皇不必为三弟一人哀伤,以致毁伤龙体。”这是威胁吗?

听在大赵天子的耳里,真是威胁。

其时鲁王不发话,早有人去办事。对于宫廷里的皇子,不止鲁王在意,他手下人也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