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张三所犯何罪?(四千字求个推荐)(2 / 3)

加入书签

顿训斥,然后罚俸三年。

宁平县终究太小,没有教坊司,可惜。

县城中间还有一条河,有老叟钓鱼,只是看了一会儿,在那老者连续两次被鱼儿挣脱之后,宋言就忍不住叹息,欸,鱼钩,鱼竿,鱼线,装备太差了……若是有他在地球上的那一套装备,保管这条河别说鱼,便是连一只蝌蚪都别想活着。

可惜,后来管得严,不让电鱼了。

这样想着,不由笑出了声,惹来钓叟两个白眼。

不远处还有两个老者在争论着什么,大都是一些和案件相关的内容,争论到激烈处往往面红耳赤,彼其娘之,汝母婢也张口就来,若非顾忌读书人的体面,怕是会演变成西方议会那种场面,茶杯与鞋子齐飞,口水共长天一色。

估摸两人之前应该都是从事和刑狱有关的工作,似是注意到宋言一直在不远处旁听,一老者冲着宋言招了招手:“这位公子可是对律法感兴趣?”

老者眼神有些惊喜。

宁国蒙荫入仕和科举并行。

蒙荫入仕就是祖辈有功勋,后代可蒙荫为官,蒙荫入仕有才者不多,自从太宗开始就已经有意识降低蒙荫入仕官员的比例,上升空间一眼就能看到头。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高居庙堂之上,科举是唯一出路,同时也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实际上就连不少勋贵之家对自己才能有把握的后代也会选择科举,一旦高中再有家族相助,前途不可限量。

只是科举,一考儒家经典,二考诗词文章,三考时事策论,四考杂学。

算学,律法,全都在杂学范围,虽在科考之内,但占比极少,这直接导致宁国学子对律法大多弃之如弊履,就算是能高中进士,外放做县令,县丞,甚至是直接进入刑部担任官员,可因对律法不甚了解,所有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以致不少案件适用法律错误,量刑不当,甚至是冤假错案丛生。

现如今好不容易有个少年郎对律法感兴趣,这让两位老头都是颇感欣慰。

“呃……”宋言愣了愣,他只是想看看这俩老头什么时候会打起来而已啊,不过两个老人家热切的目光,倒让他不好拒绝:“一般吧,只是恰好听闻一件案子,不知该如何判罚……”

“哦,说来听听!”两个老头来了兴趣。

“咳咳……”宋言清了清嗓子:“一人名张三……”

“入群玉苑,寻一妓子,商定嫖资五十两,事后以冥币结账,请问张三所犯何法?”

两个老者一愣,没想到案件竟如此简单。

一老者不住摇头:“群玉苑可是宁国最奢华的青楼,比之教坊司也毫不逊色,里面便是最低等的妓子也不是五十两能拿下的,少说要五百……”

宁国还真有一座叫群玉苑的青楼,而且还小看了群玉苑的消费水平,当真是罪过。

诡异的视线望着老者:“老先生,您去过?”

那老者眼神猛地一变,一张脸涨的通红:“竖子,莫要凭空污人清白!”

“老夫怎么可能去那种腌臜之地,听说,都是听别人说的……”

另一老者自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揶揄道:“你是现在不去,毕竟有心无力。”

那老者勃然大怒:“老匹夫,安敢如此辱我。”

这俩人加起来估计得有一百二十岁,万一不小心挂掉一个,自己也免不了麻烦,宋言忙岔开话题:“那就五百两,请问张三所犯何罪?”

一老者说道:“以冥币付账,当是欺诈……”

另一老者却是摇头:“不对,受官方认可和保护的风月场所只有教坊司,虽并未取缔青楼,但也并没有认可青楼的存在,算是灰色地带,也就是说商定嫖资不属于法律保护的协议,便是张三以冥币付账也不算欺诈。”

“那是……私铸钱荚?”

“扯淡,冥币出现已有千年之久,都知道这东西是给死人用的,根本不会在市面上流通,怎能算是私铸钱荚?”

“那,假币罪?”

“都说了,没人会把冥币当真钱用。”

“那嫖娼?”

“宁国嫖娼不犯法……”

“那,强迫妇女罪?”

“你情我愿的,哪里强迫了?”

“彼其娘之,所以这张三究竟犯了何罪?”

“可恶的张三,汝母婢也……”

两个老者骂骂咧咧,他们本不将这案子当回事儿,可谁能想到就这么一件貌似简简单单的案子,居然将他们两个律法大家都给难住了,一时间绞尽脑汁,翻遍宁国律法每一个条款,也居然找不出来一条能扣在张三头上的。

“敦伦汝母,张三此子简直法外狂徒……”

“宁国决不允许有这种人存在。”

“喂,小友,你说这张三该当何罪……咦?”一老头转身这才发现宋言早已不知所踪,顿时暴怒:“竖子可恶,比那张三还可恶……”

“也不知这小子是哪家人士,忘了问他姓名。”

天知道,对于他们这种一辈子钻研律法之人,知晓一件奇葩案件却不知道答案,那是何等煎熬,今天晚上怕是睡不着了。

“吕公,宁平县就有一家青楼,要不……我们去求证一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