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立人设(1 / 1)

加入书签

张居正来的很早,国史馆的官吏还没有上班,苏泽心知肚明,这个时候来国史馆,张居正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申时行果然是个妙人,这一声师相既称呼了他和张居正的师生关系,又称呼了张居正的职务,算是亲近中有保持了距离。

这也是中规中矩的称呼,作为官员,张居正身上有很多职务,称呼最大官职总是没错的。

张居正饶有兴致的看向苏泽。

苏泽称呼张居正为学士,而不是他的其他职务,是强调他的翰林出身。

更重要的是,对于读书人来说,“学士”这个词也带有恭维学问的意思。

反而很多内阁首辅,更看重文坛的名声。

张居正自然也不例外。

“本官也兼着副总裁官的位子,今日就是来史馆随便看看,进去再说。”

落座之后,闲聊了一会儿史馆的工作,张居正说道:

众人纷纷报出书名,等苏泽报出一长串的书名后,张居正又挑了几本询问了一下。

气氛也逐渐融洽了起来。

“前几日,下官整理先帝朝的奏疏,读到了阁老任职翰林院时所著的《论时政疏》,阁老年轻的时候就有凌云之志,当真是吾等的楷模。”

但是时任皇帝嘉靖和首辅严嵩,都没有重视张居正的上疏,后来张居正就不怎么上疏,继续在翰林院读书,避免参与朝中的政治冲突。

自己这位座师规矩森严,今日见他笑的次数,超过了申时行这一年见过的次数,苏泽这些恭维都算不上多肉麻,可都拍进了张居正的心坎里。

当然,更惊讶的是沈一贯。

不是,兄弟,你这么能拍马屁的吗?

“子霖啊,你上陈《条陈国史三事疏》,心中是不是已经有了定议?这三事你怎么看?”

这些日子,罗万化已经成了苏泽的迷弟,他也很想知道苏泽到底是怎么看这“三帝问题”的。

“张阁老开口,下官就说一说自己的浅见了。”

“成祖的本意是好的,都是为了维护我皇明社稷,可如果不列建文帝的本纪,那后世愚钝之人怕是有什么不好的猜想,如今民间野史很多,这就是正史不清的缘故。”

其实苏泽这些说法,就是明成祖朱棣在《奉天靖难记》中的说辞,属于官方政治正确,他这么说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那景泰的问题呢?”

“景泰帝的问题也没有什么难的,景泰病重无嗣,归政也是他本人的意愿,景泰诸臣在宪宗朝多以平反,列为本纪也是应该的。”

“三帝都无嗣。”1

“三帝无嗣”,这就是关键问题。

三帝无嗣,所以三帝问题并不涉及法统问题,所以无论怎么议论,都对皇权正统性无碍。

这毕竟涉及的是皇帝的祖宗家事。

张居正有些遗憾,他是个喜欢做实事的人,如果真的能完成官修国史,那也是一份功绩,只可惜这三帝问题,让官修国史是修不成了。

又想到内阁的斗争愈发的激烈,自己夹在徐阶和高拱之间更加的难熬,张居正也露出一丝疲态。

“本官当年在翰林院的时候,正是奸相严嵩祸乱朝政的时候,曾因病归乡,倒是也见了不少乡土之情,如今想来,也是不可多得的体验。”

“苏子霖有相才,本官实在不忍心你折损在浊政中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