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立储之功(1 / 1)

加入书签

六月三日,京师城外,福兴居上,刑科给事中陈瓒正在给被贬外放的前户科给事中陆树德饯行。

大明对官员赴任时限有着严格的规定,陆树德这次被贬为浙江某府的推官,距离京师路途遥远,一刻都耽误不得。

陈瓒和陆树德的兄长陆树声算是一辈人,年龄比陆树德年大不少,他用安慰晚辈的语气说道:

陆树德苦笑着点头,这次沦为了徐阶和高拱斗争的牺牲品,他反倒是不怨恨高拱。

陈瓒自然明白他的心思,他说道:

“与成你放心,等你离京后,我会继续弹劾苏泽,让世人知道他的真面目!”

当年陈瓒能一封奏疏弹劾走了高拱,苏泽一个区区的七品翰林编修,只要露出马脚,必然会被陈瓒弹劾送走。

而且这次虽然被贬官,但是只要找到机会,应该会很快返回京师。

一旦高拱倒台,或者苏泽自己犯了错事,那就是万劫不复了。

就在两人吃酒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隔壁议论起了苏泽的名字。

听到苏泽的名字,陆树德安静下来,听着隔壁桌的谈话。

“是啊,我有个好友在御史台,听说那些御史们都悔恨死了,竟然让一个翰林抢了先!”

上疏?国本?

陆树德好奇,但是陈瓒更急性子,他直接走到隔壁桌问道:

“啊?陈正言!您怎么在这里?”

这两个官员中,其中一个是通政司的官员,他趁着外出办公的机会,约着好友来福兴居吃酒,他一眼就认出了陈瓒。

陈瓒又追问道:

这名通政司小官这才说道:

“本官今日请假给友人送行,苏泽到底上了什么疏?”1

“前日那翰林院苏泽上疏,请求国史馆以历代帝王为纲,编写一本《帝鉴图说》,用简单易懂的故事,辅以配图来总结历代君王的经验教训。”

听到这里,陈瓒和陆树德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陛下怎么批答的?”

“下官听说,内阁不敢票拟,送入宫中请陛下御批,陛下原本是想要留中不发的,可是。”

“可正好李妃带着三皇子去见驾,陛下见了三皇子后,批答了苏泽的奏疏,命令由国史馆编纂《帝鉴图说》。”

“国本已定!建储之功,这是建储之功啊!”

这苏泽年纪不大,竟然有如此的手段!

但是苏泽上疏是要编写的是《帝鉴图说》。

当今皇帝已经三十岁了,自然不用看什么图说,那这本《帝鉴图说》是编写给谁看的呢?

隆庆皇帝目前只有一个活着的儿子,就是李妃所生的三皇子朱翊钧。

所以隆庆皇帝登基后,就有大臣提议立储,却被拖延了下来。

立储之功,对于内阁大学士们无所谓,但是对于普通臣子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虽然三皇子朱翊钧才六岁,但是皇室教育可以搞起来了,先弄一本插图的《帝鉴图说》看看也行。

而皇帝这次没有留中不发,还下令由国史馆来编写《帝鉴图说》,这就是向群臣释放态度,皇帝要立储了。

三皇子朱翊钧储位稳固,继承大宝是必定的事情。

而一旦皇帝真的建储,册立东宫,翰林官员就有了另外一条升迁途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