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讲学之风(1 / 1)

加入书签

“既然要编写《帝鉴图说》,让肩吾兄抄写《资治通鉴》,也是为了让你更好的编书。”

“原来如此!我这就去抄书!”

不,能当庶吉士的,都是卷王中的卷王。

看到沈一贯这个样子,罗万化也低下头继续看书,公房中又安静了下来。

-----------------

徐阶坐在内阁首席,高拱张居正陈以勤三位阁臣坐在侧边,今天四位阁臣没有处理奏疏,而是听着上首的徐阶讲学:

“诚之一字,于学极有力。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只一念之发不能存诚,良知便从此失去,况望其能致也。”

但是面对徐阶开口闭口的“致良知”,三人的态度各不一样。

高拱并不是厌恶王阳明,而是厌恶朝堂上的这股讲学之风。

而且王阳明已经死了很久了,所以心学也逐渐发展出不同的流派,在高拱看来,很多流派的理论甚至已经背离了王阳明的本意。

但是泰州学派讲究顺从欲望,其子弟行为乖张、个性张扬,甚至还有李贽这种直接骂孔子的狂儒。

当然,徐阁老讲的又是另一派了,他是更主张入世的“事功派”,讲究的通过做事来磨砺自身,从而达到致良知的地步。

最大的一次活动,也就是嘉靖四十四年的灵济宫大会,就是徐阶亲自推动的。

这其中到底多少是真的喜欢研究王阳明的学问,多少是为了趋炎附势投其所好的。

张居正也同样厌恶讲学。

在京师,各级官员也聚集在一起讲学,以讲学之名行结党之事,搞得朝堂乌烟瘴气。

听完了徐阶的“高论”,陈以勤附和道:

徐阶听到陈以勤附和自己,也一下子来劲了,他立刻说道:

高拱都快要翻白眼了,要说这位徐阁老当真是痴迷王阳明到了一定境界。

讲完了之后,徐阶还有些意犹未尽,他说道:

听到这句话,高拱和张居正都警惕起来。

李子实,就是李春芳。

前阵子边关异动,北方的俺达汗又有入侵的迹象,在高拱的“力荐”下,隆庆皇帝派遣李春芳巡视边务。

而张居正的情感就更复杂了。

要知道李春芳可是状元,在嘉靖朝就以写得一手好青词,深受嘉靖喜爱。

张居正也是不愿意李春芳返回内阁的。

“赵大洲如果在就好了。”

赵大洲,就是吏部左侍郎赵贞吉。

当今皇帝很喜欢赵贞吉,经常召他进宫讲学,各方面条件都符合入阁的条件。

想到这里,张居正心里更不是滋味。

如果赵贞吉入阁,又要排在自己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