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风从丁香花开始(1 / 2)

加入书签

母带的制作需要大概两天天的时间,这两天的时间,在谢晖的计划里,正好用来把风吹起来。

录完demo的第二天他就跑到了海淀大学城附近,几番打听之下转进了胡同里的一家没有名字的民宅里。

略显陈旧的房间里,摆放着大大小小十几台大屁股的显示器,主机箱风扇嗡嗡的发出沉重的喘息,透露了自己年事已高的信息。

1998年,这是一个变革即将到来的时刻,也是黎明前最混乱,最让人迷茫的时刻。

紫荆花刚刚回归不久,沉睡的巨龙睡眼惺忪,无数的草莽们已然在跳入海中之后有了不错的鱼获,互联网的大潮正在酝酿。

而最早意识到,或者说最早在浪潮之中徜徉的,就是来自象牙塔中的大学生。

这是一间“电脑房”另一种叫法是“网吧”。

谢晖交了6块钱,两个小时的网费,在老板记录完上机时间之后,选择了一台空着的电脑坐下,熟练的打开了网页,输入了水木清华bbs的网址。

拨号上网的速度很慢,网页加载了半天才能出来,这让习惯了后世光纤上网的谢晖多多少少有点不适应。

简陋的网页上,国内第一个大型校园bbs的页面慢慢露出它的全貌,在简单的注册之后,谢晖在键盘上敲出了“东风”的“风眼”。

一篇叫做《你听说过丁香花的故事吗?》出现在了水木清华论坛上。

“上个周末,我路过了西单,在图书大厦拐角处,忽然被某种音符里的莫名情愫攫住,停下了脚步。

不是流浪歌手的吵闹摇滚,而是一种,淡淡的,说不出来的悲伤。

那是个穿着破洞牛仔裤的年轻人,眼神中有着淡淡的伤感。

我怀着好奇,上去打了个招呼,然后,我得到了一个让我好几天都辗转反侧的故事。

抱着不能我一个人难受的分享精神,我决定,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水木是个好学校,但我更喜欢隔壁的‘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

可惜故事的主人公来自水木,他们做了我想都不敢想的事——离开四九城,去山区支教。

年轻人没有告诉我他们的名字,所以暂且叫他们阿清和小木吧。

阿清和阿木是一对情侣,选择支教的理由也十分的简单,小木是个孤儿,她自己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在投身建设祖国的事业之前,她想先回报一下生养她的家乡。

阿清很支持女朋友的选择,于是两人义无反顾的翻过山,越过岭,去到了那个小木记忆中的地方。

山村的生活很苦,但有爱和孩子们的笑脸相伴,似乎也就不算什么了。

来到山村的第三个月,他们结婚了。

新娘头纱用学生作业本糊成,新郎胸前的红花实为拆开的红双喜烟盒。

喜糖是村民凑的炒南瓜子,婚床是宿舍吱吱作响的木板床。

这样幸福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直到那个春天。

当小木在晨读课上第一次晕倒时,阿清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小木本身就有些贫血,阿清背着小木去找老乡用拖拉机送到镇上诊所的医生也认为是贫血。

所以最后阿清陪着小木输了一下午的葡萄糖。

可惜好像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半个月之后小木又晕倒了,这回是在宿舍里。

阿清意识到了不对,学校的孩子们也察觉到了不对,因为小木老师看起来一天比一天都要憔悴了。

当天上午,老乡开了四个小时的拖拉机把他们送到县城,又坐了三个小时的汽车,他们才到了市里的大医院。

也就在那个下午,阿清的天塌了。

‘不是贫血,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医生的话就像惊雷,劈碎了他头顶的天空。

更令他窒息的是,手里攥着村民凑的573元4角2分钱,根本买不起药方上的药。

那天晚上,站在医院的角落里,阿清埋头哭的像个孩子,等他抬起头的时候,看到小木站在他面前,正轻轻的摸着阿清的头。

‘哭什么啊!我不是还在你身边么?’

‘既然我这道光快要熄灭了,那就该趁着最后的时间把更多的光传播下去啊!’

‘这样,就会有光陪着你了,就跟我在一样!’

第二天,小木拉着阿清走出了医院,回到了山村。

他们继续教书,直到小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年后,小木离开了这个世界,站台在她出生的那片土地上。

阿清留在了那所小学,他在小木生前喜欢的山坡上种满了丁香花,那是她最喜欢的花。

而年轻人唱的那首歌,就叫做《丁香花》。”

帖子发出去之后,谢晖立马找了身边几个同样在上网的大学生,每人给了3块钱,用一个小时的网费让他们帮忙顶贴。

需要他们发的内容也很简单,七个字,“太感动了,快来看!”

就这样,互联网上最早的“水军”诞生了。

这个时代的人还很淳朴,都还没有被狗血韩剧洗礼,再加上“水军”们拿了钱真办事儿。

甚至水军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