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梅雨来了(1 / 1)
称完重后,微胖中年男一共买了102斤菜,收了112元。
雨越下越密,批发市场里的人赶路都改用跑的,下单时也都很果断,有些没抢着菜的人在大喊大闹。
所以,今年的关键是把菜种出来,市场完全是不饱和的。
海狮金杯里刚好有人在码货,是个年轻小伙,动作不太熟练,码的菜东倒西歪,微胖男打着伞在车外骂个不停。
陈家志见状,把车停在一边,提出装好的几个塑料袋就上了车,帮着小伙一起码菜。
陈家志就粗暴多了,一袋接一袋往上码,手上就没停顿,而且码得很有条理,层次分明,一看就是熟手。
下车时,微胖男给他散了支烟又点上,陈家志没认出是什么烟,但烟盒上面有英文字母。
微胖男也点了烟,他觉得眼前这年轻人很有灵性,自己的生意又一点一点在扩大,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便发出了邀请。
陈家志笑着回道,又猛抽了一口烟,然后跨上自行车,消失在了雨夜里。
“麻鸭3.8元/斤,4斤二两,一共15.2元。”
如今正是花城冬瓜大量上市的季节,所以这价钱也不算便宜。
七八月时冬瓜、南瓜等耐储蔬菜也创造了价格记录。
买完东西后,陈家志才冒雨返回,细雨如织,为炎热的天气带来了一丝凉气。
等他到菜场时,已是七点过,远远就看到李秀站在家门口盯着他这个方向看,于是陈家志挥了挥手。
因为下雨的缘故,菜农们都还没有出去,见着陈家志回来,也没人再讥讽他。
老乡戚永锋坐在门口小板凳上,望着菜地里充满了忧愁。
听到动静,陈家芳也走了出来,见他全身湿漉漉的,就连忙说道:
陈家芳接过了麻鸭,嘴里念叨不停,那声音大得生怕别人听不到似的。
等陈家志到后门灶台时,李秀已经给他舀了半桶热水,换洗衣服也放在一旁凳子上,见他进来,连忙说:“快去洗热水澡,别感冒了。”
淋了一晚上雨,陈家志也怕感冒,把钱摸出来给了李秀后,就赶紧提着桶去洗澡间兑冷水冲洗了一番。
陈家志昨晚又大胆提价的消息,经过李郭两人之口,又传了出去。
屋里,李秀眉开眼笑的把钱数了一遍又一遍后才收好,在后门做饭时,李明坤的老婆白燕忍不住向李秀打听道。
李秀:“没多少,家志说了,这两天还得去买农药和肥料,买了就不剩什么了。”
“李秀,可不能任家志胡来,那进口农药老贵了,可不能让他继续这么败家。”
李秀见其他人也有凑过来的趋势,便说:“对了,白燕姐,昨天你们打药没,家志说持续阴雨,菜容易得病。”
而且,大部分人昨天打药都打晚了,晚上就下雨,药效很难说,反观陈家志是中午时分打的药~
“也是哈,现在收了不划算,也就秀才狠心,下得去手。”
这群菜农大都还年轻,除了易定干和郭满仓少数两三人,基本还没经历过老天爷残酷的敲打~
陈家志估摸着买了肉菜后也就是这个数,眉眼带笑打量着李秀:“数清楚了?”
陈家志笑了笑,把钱又递了回去,“钱你先收着,下雨也不方便去买肥料和农药,过两天再去。”
补了一上午觉的陈家志是被干煸鸭肉的香气诱醒的,此外,二姐还炖了老鸭冬瓜汤。
易定干还给他和陈家志一人倒了一杯酒,就着鸭肉高谈阔论,一口一个香字。
李明坤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日子还过不过了,后面还要买农药肥料呢,老家两个孩子也还瘦不拉几的~”
也就后世习惯了顿顿有肉的陈家志,才敢这么挥霍。
按他这种卖法、消费水平,以及买进口农药等等,最后算账下来,也落不下钱。
陈家志的1号地完全空了出来,2号地的上海青也已清空,只剩一小片菜心,今天也能收完。
这三天时间,陈家志每天都能卖300多块钱,除去买肉的钱,补给易哥的房租,加上前面卖的,李秀身上已经有一千多块钱。
主要是几个常在他这里拿菜的大客户。
短发大姐姓张,是附近零售市场的摊贩;
还有一个卷头发的男子,陈家志写的代号是卷毛菜头,喜欢捡尾货,那21斤上海青原本他先来,但犹豫了下,就被福田三轮抢走了,最近也拿了两三次菜……
这三天雨都是断断续续,下一天,停一天,一些菜田已经出现了病虫害,天晴的那天陈家志也给1号地撒了生石灰,但地还没翻耕完。
陈家志看了看墙上的日历,明天是清明节,菜应该会更好卖,后面几天雨应该也都不会停,离记忆中梅雨烂根的节点很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