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3.5(1 / 3)

加入书签

第21章Level3.5

“我要吃虾滑。"曲邬桐对梁靳深说,然后下一秒他就放下筷子,为她下起虾滑。

边唾弃自己真的要被梁靳深宠坏了,她边迫不及待地数着秒等着虾滑上浮。“要不要再下一点百叶?"梁靳深贴心询问。“要。"曲邬桐点头。

“肥牛呢?”

“也要。”

完完全全将那些曾苦着脸吃下的轻食抛到脑后,曲邬桐直面自己的口腹之欲,迟缓地感知到食物所带来的幸福感是如此的美好。“喜欢喝猪肚鸡汤?"梁靳深为她舀汤,将锅底的猪肚与鸡肉都捞到她碗里。“我只是不喜欢吃蔬菜,"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的贴心服务,曲邬桐阐述自己的饮食偏好,“肉类我都喜欢的。”

梁靳深思考着晚上回酒店得去搜几个猪肚鸡煲汤教程,争取下周就学会炖给她喝。

这家路边火锅店或许是近几年新开的,在小镇中心位置,生意好得很;要不是李竟赎罪般地为曲邬桐推荐并提前预约好了,她和梁靳深现在肯定没位置生热气缭绕,吆喝声遍布,汤底咕噜噜地沸腾着,曲邬桐吃饱喝足,享受着嘈杂的平静。

撑着下巴,她扭头看向玻璃窗外熟悉又陌生的小镇夜景,好像腰也没有那么痛了,

高中时期甚至大学很长一段时间,曲邬桐对待小镇一直是一种回避的态度。“我再也不会回来的。"她曾对林之澄重复过很多遍这句话。靠着这一点不甘心,曲邬桐一直奔跑,也确确实实地跑出了县城。1大学迁出户口,毕业定居京市;除了籍贯,县城留给她的只剩难调的口味与乡音。

两年未见,这个地方好像变了又没变。

狭窄街道,泛黄平房,生锈的铁栏杆,颠簸的沥青路,以及熟悉的总是弯弯绕绕上扬收尾的乡音,曲邬桐好像还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初。新鲜商场,好奇游客,火热开业的网红店,悉心打造的打卡点,曾住的筒子楼被拆迁成一幢崭新的商品房,她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将近七点半,或许正是晚饭后家长送小孩去上补习班或课外兴趣班的重要时间点。

曲邬桐看见窗外经过好多小孩,有的喜气洋洋跟身边同伴聊着说不完的话,有的愁眉苦脸慢吞吞跟在家长身后。

梁靳深清理着剩下的食材,而曲邬桐自顾自地玩起猜年龄的单机游戏。这个小学三年级,这个初一,这个高二…

窗外走过一个男孩,十岁左右的模样,自然卷头发向上炸着,跟脸上不耐烦吊起的眼是相得益彰。

忍不住观察着他,曲邬桐从他脚上穿着的最新款篮球鞋,手腕上戴着的Apple Watch,以及单肩背着的The North Face书包这些细节,猜测着男孩的家地与年龄,偷偷感叹一句现在小孩的娇贵。

插着兜,男孩自顾自向前走,一副赌气模样。像看着连环画,曲邬桐目视他从左到右走过窗边,猜测他在生谁的气。不需要她再思考推理,谜底很快就在窗前揭晓。曲立与邬梅在窗前出现,一个拿着成绩单忧心忡忡念叨着什么,一个帮忙背着萨克斯包连声附和。

张嘴,曲立大声喊了一句什么,都怪这块窗玻璃的隔音效果太好,曲邬桐什么都没有听见,只看见那个小男孩不情不愿地又在窗户右边出现,横眉竖目,没有好脸色。

一个演红脸一个演白脸;隔着玻璃,像是在看某出家庭喜剧;曲立不知在斥责男孩什么,而邬梅急忙拽住他,开口安慰男孩。一分钟时间,路边的这一家三口完美演绎了从冲突纠纷到和好如初的戏剧高潮剧情。

邬梅一手拉着曲立,一手牵住男孩,温馨地谢幕,从玻璃窗右边退场。从始至终,曲邬桐努力扮演着专注的观众角色,没有一句台词,没有一个镜头。<2

如果刚才那个短促的瞬间,有人恰巧从街对面不经意抬头往这边望一眼,或许可以看到一家三口背后的玻璃反光中,那一个沉默的曲邬桐。1没有猜错的话,那个男孩可能就是她只见过三次面的弟弟一-曲邬鹏。第一次见面在高考毕业后。

曲邬桐的成绩单挂在一中门前,B大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市状元的政府奖金也到账。

曲立与邬梅带着刚学会走路的曲邬鹏姗姗来迟,统共待了三天,花了两天时间筹备曲邬桐的升学宴,请了两桌亲近的亲戚和朋友,为庆祝曲邬桐勇夺市状丁兀。

升学宴具体实际落地执行时却变成了曲邬鹏提前的周岁宴。1抱着老来子,一向沉默寡言的曲立笑得春风满面,热情向各路亲戚介绍“曲邬鹏”这个名字的由来,说是邬梅怀孕期间反反复复做了好几次胎梦,梦里都有一只金光大鹏高飞,起名“鹏”,寓意着鹏程万里。“我看这孩子以后肯定能比他姐还会读书!我指着他再给我拿个状元!这次得是省状元!"喝多了酒,曲立口齿不清,脸上的骄傲和喜意却是明显。神色平静,曲邬桐喝着杯子中的油切麦茶,一整桌宴席几乎没有几道菜是她可以不挑食吃下的,借喝饮料灌饱自己。“要不要玩我手机的游戏?”

喧嚣的大人交际背景音中,坐她一旁的李竞拿出手机,递给她。“大人都这样,无聊得要命。“青梅竹马十几年,李竞一下就戳破曲邬桐强撑着的外皮,看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