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要皇商(1 / 3)
第46章讨要皇商
万方觉得张县令有问题,孩子既然已经平安到林府,他并不着急回去,先探探张县令的来路再说。
张县令在县里经常会标榜自己的出身,家世其实还可以,清贵人家,家中连续三代皆有功名,他本人科举考得还行,是个进士出身。只是时下两个皇帝的心腹一直在较劲,上皇偏好用世家子弟和勋贵之家,新皇务实,只有办事妥帖的才能上位,清贵又悠闲的翰林院大多数人并不被重用想出头被新皇看中,只能外放出去依靠真材实料,干出政绩来才有用,张县令这才来了此地做县令。
位置其实算是好的,在江南富庶之地,远离争斗最盛的地方,落脚不难,出彩却极难,尤其是科考之事更是难以出彩,又缺了几分运气,没捞到几个才子,眼瞧着是难得优评。
原本妻家柳氏实力不错,是吏部员外郎家的嫡次女,多少能帮衬着点,最近吏部动荡不已,已有要重新分配权力的意思,柳员外郎年岁已大,估计上头有让他提前退下来的意思。
这柳员外郎也是运气好才有幸被调入吏部,原本在翰林院待了七八年,后赶上太子逼宫,京城内血流成河,六部被抓之人无数,意外搭上吏部侍郎的庶女,得以进入吏部。
吏部侍郎退下来后,他这个员外郎一直没动过,两家是世交,张家大老爷在翰林院提携着柳家的儿子,柳家老爷也相应为张县令谋个好地方。差不多都是日暮西山之态,再不想办法,下一代也顶多出个县令之类的地方官。
万方偷偷跟着张县令的原配三五日,没多会儿就被他偷听到关键处。什么柳氏跑了,薛元娘为什么要帮忙养贱人的儿子,她儿子明明更优秀,念佛之时嘴里总忍不住骂骂咧咧,诅咒着贱人的儿子早点死。万方也没有想到,那孩子是张县令的私生子,生母出身低贱,是个瘦马贱籍。那瘦马柳氏被薛元娘指点跑得快,这才让张太太的掉包之计没能成功。那柳氏竟然去黑市买了个新的户籍,已然消失在人群中,再难找寻,即便找到了人,有了新户籍,估计也不能按逃奴抓回去。这么一看,太太提前就部署好,必有大问题。张太太口无遮拦,完全没有掩藏的意思,也可能有张县令放纵之嫌,薛元娘的孩子是县令儿子之事小小地传播着,传出来的意思并不相同,有的说是嫡子,有的说是私生子。
万方查出来没多久,金陵贾家也来了人,他们作威作福惯了,完全无所顾忌,送了拜帖,用荣国府的名义邀张太太到贾府的铺子里相见。荣国府的名头抬出来,张太太哪有抗拒的份,心肝俱颤着过去,三两句被那不客气的婆子问明林宝儿的来路。
那婆子也不是空手而来,柳家此前的事很好打听,柳员外郎为了攀高枝,疑似弄死原配,丢掉原配所出嫡女,柳氏这干娘的画像拿出来后,跟张太太有五分相似,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们甚至想用嫡子去换私生子,这不是想摘荣国府的桃子?张太太如何敢应,荣国府的婆子让她滚远点后,查到林家族地,林氏族长是真的畏惧荣国府,一个县令就能让林氏一族难过,荣国府的能量更大,轻轻松松能剥夺林氏科考的资格。
同样一五一十将张县令此前的交代道明白,为了能让荣国府直接除掉张县令,以免他日后反过来报复,林族长连张县令想怎么控制薛元娘和柳氏,从而留下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儿子是他的,是没经过他同意被抱走的。林族长本身就是其中一环,张县令在林老四收养孩子入族谱上写明,是薛元娘捡来的孩子,身份未知,以便于后续认回,林宝儿的名字至今还在林家的族谱上,未被划去。
这还是因为柳氏抱着孩子跑了,否则张县令是准备把教导过爹娘是谁的嫡子送过去,薛元娘拿不到林宝儿,也只能咬牙认下。再看薛元娘爹娘一家美滋滋建房买地,悠闲自在坐着小地主的日子,扬言薛元娘每年要给她们一千两银子过活,最近连媳妇都开始说上了。一家子全都想占林家的便宜,俨然把林家当成她们家的。荣国府的嬷嬷被气到七窍生烟,大好局势被人一锅端,连张县令和泥腿子薛家都敢取代她们敏太太,还说要把林姑娘随意打发出去的话。万方跟在她身后听了个全,感觉荣国府绝对吃不了这个亏,这几家都得完蛋,就看薛元娘和柳氏会不会受威胁。
再看扬州,薛二老爷夫妻从牢里出来,鼻青脸肿受伤不小。甄大老爷的马车在大狱门口等着,亲自来为他撑腰做脸。薛二老爷一出来,看到站在那儿等着他的甄大老爷,红了眼眶感激涕零。任谁看都知道,是甄大老爷帮忙,将他解救出来。对此,甄大老爷莫名不解,碍于对薛二老爷的信任,主动搀扶着他坐回马车,马车一启动,甄大老爷懵懵懂懂问道:"你怎么如此模样?”“大老爷,刚进去大狱的时候,被那三家人给打的,里头人满为患,没有多余的单人牢房给我们夫妻待。"薛二老爷捂着受伤的脸,“不碍事,过几日就好了,大老爷您亲自来接我,回头所有人都会觉得是大老爷救我出来,最是体贴下属。”
“那是。“甄大老爷笑得开心,半点不提之前想要灭口之事。薛二老爷咧嘴笑着,附在甄大老爷耳边道:“有件喜事,忘了跟您说,林如海拿了那么大笔银子,要送入京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