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终将散场(1 / 2)
第99章宴席终将散场
热热闹闹的开场,热热闹闹的蹴鞠宴,流水席上各家都有个位置可以说话,薛元娘自己也到处凑乐子,她又是东道主之一,自然都愿意给她这个面子。长公主的宴席办得漂漂亮亮,又体面有意思,好几桌叶子牌上了后,再没有愿意动的,还有那些纸牌,看着一般,玩起来实在有意思。酒水也与众不同,各种各样的果茶,有热有冰的,糕点更是没见过的不少,除了此处,外头全都买不到的。
就是这份买不到,才更显珍贵。
直到傍晚时分,薛元娘站在门口送着各家太太姑娘回府,每一个都是笑容满面,总能找到她们喜欢的玩一会儿。
到底平日闷在家中太过无聊,除了上香,出来的概率太少。一经开张,顿时赢了个满堂彩,薛元娘的名号彻底打出去,有需要的总归想要借一借这个庄子办宴席,没人要用的时候,也会开放,只要提前一天告知,都可以进门。
不少做姑娘家生意的店铺找上门来,想要里面一个小屋子售卖东西,光租金一月就能给她不少银钱。
所以,还是做渠道最香甜,一旦做起来,能躺赢很长时间。忙活到如今的地步,薛元娘终于满意地将自己躺平下来,衣食无缺、儿女双全,连丈夫也是知理明事之人,只要不找茬,一切都可以忍受。这样悠闲的生活,想就动一动,不想就不动,多得是人帮忙的日子,是薛元娘梦想中的生活。
黛玉依旧忙,小小的年纪人情历练越来越多,迎来送往完全不是问题,薛元娘不管事的时候,有事基本都找黛玉。
林宝儿读书之事她比薛元娘和林如海这对夫妻更加上心,每日陪着学陪着练,林宝儿才五岁,已经跟黛玉一起学习一年之久,蒙学都快学习完毕。只要愿意学,薛元娘没什么太多操心心的地方,最怕的还是孩子厌学,那得带着孩子到处研学,培养兴趣,当真麻烦得很。贾老太太回了金陵,黛玉的行囊彻底从梨香院搬出来,邢大太太同样搬到荣庆堂去,很识相没有出来折腾贾琏夫妻。贾琏夫妻住上了荣禧堂,门口荣国府的牌匾换成了荣伯府,经过一年的清洗之后,江南稳妥下来,甄家最终被彻底革职查办,贬为庶人,倒是全家留下一条性命。
号称四大家族在经过这一场动乱之后,外加吏部调派新的知府知州和县令,早已物是人非,除了几户还有郡王爵位的人家,其他几乎回归白身,在后续的讨还欠银中,又倾家荡产,泯然众人。
其中就包括贾珍一家子,贾珍的三等将军爵位被抹除后,宁国府被收回去,倾尽家产换上了五十万两的欠银,一家子人不算多,住在一个三进小院子里,就是曾经从赖家抄来的那一座。
手头只有些地契店铺,富贵度日没问题,还想如曾经那般挥霍是不太可能的,贾敬的那座道馆也跟着彻底坚持不下去,从山上下来以后,发现贾赦跑了,这才安心在家中待着,只是常年吃了丹药,身子骨差了不少。仅仅四年过去,黛玉十岁的时候,宝儿第一回考科举,回到姑苏时,偶尔听闻金陵贾家的事,这几年那位老封君依旧健在,只是身边没人照顾,跟族里关系不睦,一个人活了那么长岁数,头顶超品爵位,倒是无人敢不给体面。再大的体面,独居一人,又无太多银钱伴身,能有多大意思?可她大儿子就在江南,偶尔路过时,也没有回老家,总听人说赦大老爷厉害,就是不够孝顺,但也有人说是曾经愚孝太过,如今回过神来,对老人家完全没有了念想。
她喜欢的另一个儿子贾政流放到西北后,也不知角落在何处,至少识得字,应该还能有个地方糊口,不去找的话,想回来是千难万难的。王二太太教养的宝玉是她最疼爱的孙子,却没有回过金陵,已经十二岁的年纪还不能考科举,连贾环和贾兰都偶尔回来过,即便没考上,却也仅仅差一点今年再考,十有八九贾兰能考上。
仅仅碍于名声,贾兰才愿意住在金陵老宅,否则他这辈子也不愿意跟贾家人再往来。李纨知道没人会在乎贾兰,又住在那么个吃人的地方,便跟着一道来了,在贡院旁边租了个小院子,等快考前五天,就把贾兰接出来。这一场考试,林宝儿一举夺魁,经过如此长时间的学习,终于不负所托考上秀才,虽说没有得到小三元,廪生却是拿到了的。贾兰也终于考上童生,只差一点就能中秀才,李纨也劝他再磨三年,明年秀才还能考个好名次,以求谋个不错的名头,毕竞也不算大。宝玉和贾环都没来考,贾老太太的开心很有限,等考完后,只通知了一下贾家人,李纨便带着贾兰离开金陵,回京读书。回到京后,打听一耳朵贾宝玉的事,他依旧不爱读书,二太太用尽手段,哄着陪着,还是不愿意读,身边好看的丫头都被赶走,他便不吃不喝,人跟痴像了一般,又记得林妹妹,偶尔甚至还会跑到林府门前,痴痴望着。他如今跟林妹妹千差万别,招婿都不一定能看上他。可黛玉还是顾念旧情,将他放入府中,这一放,便彻底不愿回去。经济仕途他不想要,只想跟姐姐妹妹一道活着,黛玉的身体被王夫人下过药,如今越大症状越明显,府医说了,她估计子嗣会很艰难,想要招婿,不上进不说,还满不在意后嗣。
可以挑选的人选又窄了很多,想来想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