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强大的六边形战士(2 / 2)
可是,原主的英语只不过是个花架子,发音语调好,一旦认真做题起来,她的单词量不够用,语法和介词的固定搭配有错误。
相比之下,裴瑜上辈子的优势在于,她为了在考研英语成绩上降维打击其他竞争对手,特地去做完并认真总结了MAT、托福、雅思的真题,针对英文学术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强。
系统的知识库里有数不清的英文文献,这些光靠原主优雅精致的英伦腔调是没有办法化为己用的,总是依赖系统的辅助阅读功能也不是个办法。
比如,一个小学生和一个大学生,有了系统的辅助翻译和总结之后,虽然都能看懂英文论文,但是两者对论文的理解速度和深度不可一概而论。
数学方面,裴瑜上辈子考研,冲击北大金融科技专业,是需要考数学二这门科目的,考察的内容具体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这三大块知识。
同样,为了降维打击其他竞争对手,以及防止命题人抽风考超纲题,裴瑜是按照难度更高的数学一科目来备考的。
从汤家凤《1600题》、李永乐《660题》、张宇《1000题》这类习题集,到《合工大超越与共创系列》、李林《6+4》套卷、张宇《8+4套》等最新模拟卷,再到《普林斯顿微积分读本》、《现代分析基础》这种经典数学教材,都已经被她生啃下来悉数拆之入腹了。
现在的她已经变得无比强大,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远远超出80年代的高中同班同学。
开什么玩笑,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难度差距摆在那呢。
除了极少数的数学天才以外,普通高中学生和裴瑜的数学能力完全没有可比性。
总的来看,裴瑜除了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捡起来重新理解一遍,再复习一下知识库里的资料以外,几乎不需要做其他准备,就能成为一个全方位多维度发展的超强六边形战士,在高考中碾压她的竞争对手,强到有些欺负人了。
其实系统的金手指大小是已经是被限制过了的。
裴瑜暗戳戳搜索过今年的高考原题,最终一无所获。
似乎系统的设计者,或者系统自身(她也不清楚绑定自己的这个系统是否已经产生了自我意识)觉得提前透题胜之不武,故不予支持。
接下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裴瑜并不想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刷高做题的熟练度上。
能考上北大就已经足够了,她对状元、榜眼这类的响亮的名头没有特殊偏好,能拿到最好,没有也无所谓。
备考以外的绝大多数时间,裴瑜更乐意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到处逮野生同学、老师、校长、工人、干部……逮谁教谁,四处刷分,看看能不能解锁系统的新玩法。
她可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再加上系统模拟那次,算起来都死两回了。这么一想,还有什么好怕的?没理由不能过得更潇洒随性一些。
除了考上北大的梦想以外,更多的野望在她的心里像野草一样肆意生长。
她想留下点自己存在过的印记,真正影响这个世界,把世界一点点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