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公子喜种树(2 / 3)

加入书签

空碗递给田安,见章邯带着人手又将树苗送来了,便继续种树。

整个秦国所有人都很忙,始皇帝忙着他那开天辟地的大事业,李斯忙着完成他的野心与事业,秦国的官吏们正在驾马在官道上赶路,传递文书,派出官吏。

还有忙着赶时节耕种的秦人们。

似乎所有人都很忙,扶苏觉得只有自己最清闲了。

嗯,大抵只有我无事可做了。

扶苏听闻王绾离开咸阳之后,三天赶了五百里地,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他老人家都这般年纪了,还能如此赶路,也算是天赋异禀了。

“公子,井渠挖出来了。”

闻言,扶苏洗去手上的泥,跟着章邯来到浐水河边,这里原本是一片旱塬,也是一片地势较高的荒地。

此地更是一片盐碱地,因此一直荒着。

一阵风吹过,吹起地上的沙土,扶苏戴上斗笠遮阳,来到井渠边。

章邯道:“公子,此地井渠好挖,我们挖了三天就通了。”

按照章邯的讲述,井渠的开挖异常顺利,眼前只有一口井远没有达到龙首渠的标准。

这也没办法,章邯的人力是有限的,正值春耕时节,耕与战是秦国一直以来的头等大事。

如今战事停了,耕就是唯一的头等大事,自然不敢调动人力大规模开挖水渠。

扶苏回头看去又见到了正在陪着笑脸的两位县丞与五位亭长,县丞看着是人到中年,亭长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的模样。

扶苏询问道:“这里的亭长都这么年轻吗?”

相隔挺远的,县丞与亭长自然不敢靠近,公子身边都是提着刀的护卫。

尽管对方听不到这里的谈话,章邯还是低声回道:“公子,关中不比其他地方,当年征战六国关中的人力都送出去了,有的亭长带着各自乡的男人去打仗,往往一去就是亭长带着一个乡的男人。”

“是因他们的长辈都战死了,亭长的位置这才交给了他们的孩子,才会这般年轻。”

闻言,扶苏站在原地久久不言语。

田安让人给了后方的亭长以及几个村民赏赐,又递上一卷布,道:“这是公子交代要画的图。”

将这卷地图在地上铺开,扶苏有些想不起来当初的龙首渠是什么模样的了,倒是确切地知道商颜山。

好就好在,如今的商颜山依旧叫商颜山。

龙首渠要穿过相隔数里的山体,而且还是要从山下开挖一个地下沟渠,下游连接渭水才算是完成大部分。

扶苏将一个麻绳绑在了一个桶上,而后将木桶放下,井渠传来水声,拉出一些浑浊的水。

水质其实很好,只要沉淀一些时日,就会清澈。

章邯道:“上游的村民还来闹过,不过被末将赶回去了。”

扶苏道:“无妨,若能够将田地灌溉出来,可以分给上游一些。”

田安小声道:“其实今天有很多人想要拜访公子,他们都等在咸阳城的那座宅邸中。”

“都是什么人?”

“有几人说是荀子的弟子,是丞相同门好友,还有一些人是听闻公子贤名前来拜谒。”

扶苏将水倒在一旁的荒地上,吩咐道:“章邯。”

“末将在。”

“让人种一些豆子。”

“末将领命。”

作为现在关中最清闲的人,扶苏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一些无意义的事,在田安他们看来秦国的公子应该趁着现在多结交一些人脉。

田安的意思多半就是父皇的意思,也是丞相李斯的想法。

可这天下多美好啊,大好时光都用来与那些人打交道未免太浪费了。

扶苏走远之后,再回头看去,就见到了一群孩子围了上来,他们争先看着井渠。

扶苏忽然想到,在老师眼里……呵呵,我也是个孩子。

商颜山就坐落在洛水边上,这座山横亘之下,导致山的两侧都是荒地,难以灌溉。

如此美丽的天下真想到处看看,看看还未改道黄河,看看如今美丽的函谷关,或者是东临碣石观沧海。

章邯是个办事很勤快的人,只要给他一些雨露与关怀,他一个人就能做十个人的事。

来到商颜山下,章邯不知道何时去山上打了两只兔子。

到了下午时分,这两只兔子就被章邯烤了。

从打猎,杀兔子,烤兔子,顺路还陪着公子散步,并且不耽误护卫公子,这人大概是每一刻都有事做,每一刻都在为大秦尽忠职守。

扶苏吃着兔肉,看到一片鸟群落在一片草地里,风吹过时草地掀起了涟漪,鸟群再一次飞起,朝着远处飞翔而去。

现在的关中很美丽,黄河还未因河床抬高而淹没田地,关中也没有因黄土高坡有沙尘袭来。

说不定,在南方还能见到成群的犀牛。

听说就连北方的匈奴都有吃不完的羊群,扶苏感慨道:“关中多美啊,这么美的关中应该多种一些树,让它更美丽才好。”

章邯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有关公子的事很快就传入了宫中,正在与陛下商谈如何处置楚地的李斯起声道:“陛下,近来从楚地带来了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