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四郎探母(1 / 2)

加入书签

当晚,汪霏的采访就上了电视。

本地台炸了!

收视率前所未有的高。

好家伙,这么多明星要到本地拍电影,谁不兴奋?

汪霏、江闻还和本地群众一起抓贼!

不追星的无所谓?这么想的纯属没格局。

但凡有点经济头脑,都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

所以不光老百姓兴奋,管旅游的上级更兴奋,好家伙,不止是免费的广告,而且是全明星阵容!

结果不止城市,连州府都惊动了。

全力支持!一路开绿灯!

于是还没开拍呢,就先把拍摄便利条件给拔到了最高等级!

这还只是反应。

而以汪霏和江闻的名气,足以登上各州台、卫视台的新闻头条,而且是娱乐、时事兼顾。

结果全国都被这个新闻给吸引了。

案情确实没说,但是这事儿是瞒不住的,那就概括为见义勇为,具体细节不讲。

完了么?

没有。

新闻联播都提了一嘴!

好人好事本就是宣传重点,偏偏还涉及巨星,涉及巨星也就罢了,偏偏还是和群众打成一片,合力收拾坏人拯救孩子,这就不得了了!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什么最宝贵?答案是……凝聚力!

即便这本就是东大吊打全世界的强项,可谁又会嫌多呢?

于是乎……一朝天下知!

电影《无名之辈》可不是未映先火,而是未拍先火了!

而秦大野这个名字的前缀,也成了青年导演。

是的,哪怕还没拍过任何片子,但就这么挂上了。

官方认证,咋地!

结果秦大野三人刚下飞机,手机就响个不停。

秦大野的电话少些,就是小姨、老师和要好的同学的。

江闻和汪霏就不得了,今晚估计都只能打电话了,没办法,认识的人太多。

然而,这还只是前奏……

……

两日后。

央视大楼。

秦大野三人身处于化妆间内,被化妆师捯饬着脸。

是的,三人正式上央视了。

主要是案子破的挺快。

信息热度也代表着压力,当警方的注意力重点关注在这个案子上,那组织的可就是精兵强将了。

结果当天的突审,五个人贩子的心理防线就被攻破了仨。

获知团伙的地点后,马上就联系外省警方,按照交代的位置实施了抓捕行动,当晚就全抓住了,还解救了被关押的六名被拐儿童。

既然案子破得快,加之案发当天就成了新闻热点,本也要表彰江闻三人的,那还不如主动点。

趁热打铁搞一波正向宣传也有利于舆论引导,别被某些别有用心的造了谣,毕竟这种事可不少见。

案情不能报的时候就都在关注着呢,这回各部门一沟通,最终被央视拿下了,人家最大嘛。

接到联系后,江闻三人那还说啥,上,本来这仨就等着要“干大事”呢。

却说主持人何京看着三人,微笑道:“台本你们都看了,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这次是正面宣传,不会有什么尖锐的问题。”

三人都表示没问题,何京又道:“秦大野,你的舌头怎么样?方便说话么?”

秦大野点点头:“没问题,小伤。”

汪霏又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是小伤,可大夫也说了少说话好得快。

得,管不了,身为导演,这两天他那嘴就没闲着过。

“那好,十分钟后就开始录制。

小秦啊,你不用紧张,不是直播,节目会剪辑的。

你放松说就行,就像聊天。”

“好的,谢谢何姐,我不紧张。”

……

“观众朋友们好,欢迎来到《实话·实说》。

以往的节目,我们关注的都是一些有争议的话题,但今天这期节目不一样。

我们会和大家一起见证一次突发事件,一次被真实记录的见义勇为全过程。

首先,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

随着何京的话音,演播室背景大屏幕上,出现了画面。

场景是在汽车内部,从镜头视角能看出,录像的人趴在前座椅背上,拍摄的是前座两人。

而声音,则是……唱戏。

听车载广播呢?

懂行的一耳朵就听出来了,经典曲目,京剧《四郎探母·坐宫》,西皮流水板那段。

也是最经典的一段,经典到常上央视,也是春晚的常客。

而且相声、影视中经常出现的那句“叫小番”,就是出自这段。

可随着镜头转移,观众才发现,是开车的小伙子在唱。

别说,唱的真好!

专业!够味儿!

鉴于这两天的新闻热度,不少观众已经知道江闻、汪霏才是主角,那么……汪霏也会唱京剧么?没听说过啊。

为什么这么想?因为这段是两个人唱,杨四郎和铁镜公主。

所以旦角儿总不能是江闻唱吧,别说唱戏了,也没听说过他会唱歌啊。

然而,当听青年唱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