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期望(2 / 2)

加入书签

舍夫斯基小组的各种活动。

后来老陀的作品里面当然有很多情节在暴露俄国的黑暗面,但因为更多的走向了宗教救赎,而没有过于激进的政治倾向,所以基本上就没再挨过重拳了。

总之,在没有旗帜鲜明的表明自己激进的政治倾向以及直接参与到某些激进的政治活动之前,如果米哈伊尔只是写写一些乍一看是“人道主义”的作品的话,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事情,无非就是被一些人攻击罢了。

虽然一直被人攻击好像也挺惨的..........

我可别像果戈理和我屠哥一样直接玉玉了.........

当然,过几年就不太行了,随着1848年‘万国之春’的发生,沙皇老儿直接就化身超绝敏感肌,任何一点敏感的东西都不允许出现,直接就将文化界给打压的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气。

那么话又说回来,现在发的这些文章当然不算非常安全,但这其实是米哈伊尔在避免挨上沙皇的铁拳的同时,多少也怀着一些似乎很是缥缈的期望。

距离真正光明的未来可能还要很久很久,那么身处当下这个时代的千千万万个万卡、约纳和瓦尔卡,他们当中会有人因为这些小说的出现,稍稍好过那么一些吗?

会吗?可能不太会。

但是真的不会吗?或许会的。

谁又说得准呢。

米哈伊尔就这么一边思考一边走在这条狭窄的小道上,左右都是有些潮湿和发霉的墙壁,而米哈伊尔自然也不可能再折返回去,于是就只能继续沿着这条狭窄的小道继续走下去。

尽管远方的景象总是影影绰绰,让人看不真切,

但米哈伊尔依旧往前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