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女孩子也是能读书识字的(1 / 2)

加入书签

猪板油出油率最高,猪浮油其次,再后面是肥肉。

猪板油也是猪身上卖最贵的部分。

胡屠夫也没想到女儿这么大方,连猪板油都拿出来换。

他都有些心疼。

只不过想想这些日子以来吃的伙食,鸡鸭鱼肉蛋外加羊和兔肉,油水非但不缺甚至还很好,他能理解女儿对猪油和肥肉不是太热衷。

唯一不能理解的是,怎么对猪下水和猪骨头之类的更喜爱了?

这两样要不洗了麻烦吃起来有气味,要不没肉没啥油水,穷人家没荤没油水的买这个打打牙祭,他们有肉吃干嘛还吃这个。

拿去换菇子多好,哪怕少换几斤也行。

胡屠户正在砰砰响的剁排骨。

嗷,对了,女儿说排骨也留着自家吃。

胡文华热情的负责说明:“可以可以!不过猪板油猪浮油不多,按户算,一户大约最多能分上半斤。”

村子上人一听确实能换,还有半斤这么多,开心的不知如何是好。

半斤非常多了。

要知道他们之前去猪肉摊子,别说买猪板油猪浮油,就是肥猪肉也舍不得买多了啊。

“这咋算的啊?多少斤菇子算?”

“捡的菇子不够,能不能先欠着,后面几日捡够数量了补上?”

昨天来通知后,她们家里能出动的都出动了,一天就捡了快十斤!

大约能换上两三斤猪肉。

但要是再换这肥油估摸着就不是太够了,如今天气热,也没法放,等后面要是再捡了菇子来换,猪肉早就臭了坏了。

水清正好出来看猪收拾的咋样了,听到后,笑盈盈道:“成啊,以后都行,你们也知道我家还有好几头猪,你们要是想换就捡了菇子送来;

我都给你们登记好数量,等每次杀猪的时候直接换猪肉,成不?”

“成成!”围绕一圈的妇人们忙不迭说道。

只觉得水清真是太豪爽了。

哪有不成的!

这可是猪肉啊,肥嘟嘟满是油水的猪肉。

菇子是好吃,烧汤也鲜美,但是哪有猪肉好吃。

而且菇子不要钱也不费力,到了季节下过雨后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也就耗费点时间去捡就成。

如今洪水封路,她们最多的就是时间。

水清最缺的就是人力!

鸡枞菌在商城快两百一斤,哪怕是开了伞的也要一百六十七一斤,一斤菇子能买多少猪肉啊,尤其商城上最便宜的就是猪板油之类的!

在山水村,四斤鸡枞菌才能换一斤肥肉,她怎么可能舍不得?

要知道,一年也就短短的这几个月才有鸡枞菌,而且雨后最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还不得抓紧时间捡菇子挣钱!

想到此,她又说道:“猪肉要是不够,鸡蛋换成不?你们看我这鸡,每天生的蛋也吃不完。

两斤菇子换一斤鸡蛋,要是愿意换的,也可以登记。”

胡文华觉得他姐的脑子转的真快!

现在每天捡一百多个鸡蛋,家里十三口人吃饭,每天可劲的造,也才吃四五十个鸡蛋,娘说鸡蛋已经堆了好几筐了!

天热,鸡蛋不经放,运出去卖的话也不是特别方便,用来换菇子很好。

水清想说现在一百多只鸡一天一百多个鸡蛋,后面要是换菇子不够,她家这一百多只鸡还能每天‘捡’两百多个鸡蛋。

毕竟猪肉没法作假,但是鸡蛋作假还是可以的。

鸡蛋作假比猪肉作假来的容易多了!

“换!水清呐,在哪登记?”

“每天送过来就成是不?”

原本围绕在猪肉桌子前的妇人们全部转到水清面前,喜滋滋的问道。

前几日发大水,她们最担心最懊恼最心疼的竟然不是田地里的庄稼,而是捡了菇子换不成大米了。

毕竟洪水封路,没法出去更别说运送大米回来。

并且去年是风调雨顺,白家愿意用大米让水清一家和他们换菇子,今年这还不知是不是颗粒无收,粮食眼看着就要涨价,谁还愿意用粮食换?

也就水清是个知恩图报的,还想着用她自个家的换了菇子给白家留着!

让她们也跟着获益了。

水清自然是来者不拒,且多多益善。

她手指向院子,“到晏秋那登记。”

星回和大江都不是细心的性子。

范河的毛笔字太丑,范湖太小,只有晏秋心细又稳重,做记账的事最合适。

晏秋在院子里已经摆好了笔墨,本来是为了登记换猪肉的,如今一并登记换鸡蛋的也是一样。

招弟她提前打过招呼,这两日来往的人多,她在晏秋屋子里先别出来——上次她亲爹范前过来运石灰,认为招弟还是躺着养病,硬是一句问她的话都没。

摆明了怕接回来费口粮还要照顾她。

不过这样也好,招弟这孩子好学,再有两三个月,字和菜多多少少能学会不少。

这也是谋生的手艺,以后不管在哪,不至于饿死。

妇人们哄的一声,奔向院子里,生怕晚了就没了,想着早登记早领猪肉,后面也能早早的换鸡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