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切入点(2 / 3)

加入书签

磊更为惊讶。

他,“不开玩笑,老子材料化,为了的就是给南大爷帮忙!”

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唐小奕的决心,而是,齐磊清清楚楚的记得,唐奕前世的是基础化,而不是什么材料科技。

这家伙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了。

对此,齐磊很高兴,“行啊,那不准南大爷将来还真得指望你呢!”

唐奕一听,“怎么讲?”

齐磊,“畅想的技术战略,就是从基础材料入手。”

原本,南老是想把芯片设计这一块捡起来,毕竟他在畅想的时候就做过,有一定的基础。

可是,这事儿都没到齐磊这儿,被王振东给服了。

王振东不同意南老继续走芯片设计的老路,有两个原因。

第一,畅想的那点老底子已经过时了,意义其实不大。

而且,在芯片设计领域,国外的几家大公司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想后来居上有点不切实际。

再加上,芯片设计是一个巨大的投入,三石公司也好,畅想也罢。

一个靠游戏支撑着整个战略布局,又是博客,又是系统的,这些现在都是赔钱的。

另一个,就是个代工厂,赚取最少的利润。

这两家加一块儿,别看市值不小,齐磊都快成首富了,可其实没那么赚钱。

两家一年有个十几亿、二十几亿的就不错了。

这点钱,扔到芯片领域,风险太大了,不能把全部身家都压进去吧?

第二,王振东知道,的任老爷子很欣赏齐磊,和他的关系也不错。

在一次接触之中,齐磊提到了芯片的事儿,任老表现出要在这个领域提前布局的意愿。

虽然还没赴之行动,但是,海丝已经提上日程了。

王振东对南老,国内资源本来就匮乏,既然在做,那我们就没必要把资源也倾斜到芯片设计领域。

不如从别的方向入手,两条腿走路,各自突围,最后也许还能来个胜利大会师。

南老被王振东服了。

后来,又专门跑到北广和齐磊深谈了一次。

齐磊也同意王振东的想法,可是不搞设计,南老又想搞制造,这回被齐磊给否了。

无论是最后一环的加工,还是制造设备生产,也都是巨头林立。

而且投入也不小,咱们现在玩不起的。

最后,齐磊给南老的建议就是,不妨从基础材料做起。

像是单晶硅、光刻胶、绝缘材料,以及单介质气体材料等等。

这些东西,虽然市场盈利不大,都是小打小闹。

可是,一来,目前市场比较分散,有机可乘。

二来,这东西不像芯片设计,失败了,什么都剩不下。

基础材料的研究,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只不过,相比设计和制造,投资回报率没那么高。所以,正经在这上面钱大力气的很少,也不太受资本青睐。

可这对齐磊来,反而是好事。

况且,这个齐磊花得起。

成立一个材料研究中心,高薪请几个研究团队,一年扔几个亿,问题不大。

唐奕听齐磊给他了一通,兴致很高,“这个好这个好!以后我就管一摊,行不行?”

齐磊听乐了,“你?好像差点意思。”

唐奕,“瞧不起人呢?”

齐磊,“老北已经在国外联系专家团队了,诺奖级别的。”

“啊?”唐奕一怔,“诺奖级别?人家愿意来咱这儿吗?”

此时不像后世,一抬头,大把的国外顶尖人才,顶尖团队落户中国。

这年头,哪个诺贝尔奖得主要是来中国发展,中国人自己都不太相信,西方能认为这人脑子有问题。

不过,齐磊却道,“只要钱给的到位,条件开的足够好,挖来一两个团队还是没问题的!”

齐磊没别的,就是敢花钱,千万挖不来,那就以亿计。

真是那种在术界横着走,也能给国内材料领域带来突破的,十亿也不是不能考虑。

唐小奕听的直砸巴嘴,“都我是疯子,你特么也不是啥正常人。”

这么砸钱的?

“不过,话回来,咱要是真能拉回来这个级别的团队,那可牛大了!”

他上大的第一课,导师就给他们讲中国化工业发展的心酸史。

唐小奕本来就热血,听的那叫一个憋屈,全都是眼泪。

齐磊看他那个样儿,也只是笑笑。

其实他也盼着这事儿能成。要是能挖过来几个术大牛,会少走很多弯路。

至于为什么不考虑用国内的专家?不是咱们的专家不行,而是还没到时候。

还没到他们出成果,登上术顶峰的时候。

后世很长一段时间,蚣蜘,还有一些不名所以的吃瓜群众,拿中国没有诺奖,拿日本一年一个一年两个,由此判定人家就比你强来事儿。

而且喷的不是技术比咱们强,由此抨击术体系,还有中国人不行。

纯属特么是扯淡!

这么吧,诺贝尔奖,是拿钱堆出来的。

这个拿钱堆,可不是看谁钱多就发给谁,而是指术成果是钱堆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