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书楼(1 / 2)

加入书签

看书?

少爷竟然想要看书?!

这怎么行?

“少爷,您这是要吓死奴婢!”

“此事万万不可!”

“您、您还是斗蛐蛐吧,老夫人看着您斗蛐蛐方能安心。”

“至于看书……”

翠红心想你都识不了几个字,看什么书啰?

“看书还是算了,伤神。”

陈小富那双修长的眉微微一扬,嘴角微微一翘,收回的视线落在了餐盘上。

一盅燕窝。

一碗粥。

一个煮鸡蛋。

还有两碟小菜。

肚子有些饿了。

饭得先吃。

陈小富用饭,翠红站在他的身后还在为他刚才的那句话惊诧——

少爷因被迫读书不惜从书楼的第三层跳下以寻死!

还好少爷福缘深厚,这临安城那么多的郎中都断定他死了,他偏偏自己活了过来。

老夫人说,活着就是最好的。

即安……他已小富,多求一分都是莫大的罪过。

可现在,少爷竟然不喜蛐蛐而说想要看书!

翠红心里又莫名一慌。

少爷的脑子似乎出了问题,这件事呆会得向老夫人和老太爷禀报才行。

“吃饱了没有?张大夫说饮食需以清淡为主,食七分饱即可。”

“嗯,明儿个早饭再给我多加一个蛋。”

“……好。”

翠红收拾了碗盏,转身正要离去,却又止步回头说了一句:

“少爷,要不呆会奴婢去给少爷请个戏班子来给少爷唱戏如何?”

陈小富摆手:“不用,你去忙吧,我再坐会。”

“……好。”

翠红抬步离去,陈小富再次梳理着记忆。

记忆中有用的东西并不多,却也可以确定这不是自己曾经所熟悉的那个世界的某个朝代——

虽叫大周王朝,却不是姬姓的天下,自然是没有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的。

它是女皇陛下的!

女皇陛下姓周,开国仅十六年余。

至于其它,原主的记忆中便没有了。

陈小富起身,转身,也离开了凉亭。

还没有适应这柔弱的身子,他走得有些慢。

走过照壁,跨过那道月亮门。

四处依旧寂静。

循着脑海中对那处书楼的印象,他出了南院的大门。

大门的左边有一间耳房,那便是门房老黄的居所。

耳房的屋檐下摆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记忆中老黄几乎成天都躺在那把椅子上,一边就着花生米沽酒一边双眼无神的望着远方的天。

一年四季皆如此。

也不知道他究竟在看什么想什么。

那是一个孤僻的人,与原主的交流几乎是没有的。

他似乎就是在履行着门房的这个职责,可现在看来他在别院的地位似乎颇高,对自己也非如他所表现的那般冷漠。

椅子上没有人,也不知道今儿个他去了何处。

陈小富没有多想,转身向北院而去。

没多久,陈临渊陈老太爷与老夫人来到了南院。

片刻,南院沸腾。

“即安呢?”

“翠红,即安去哪里了?”

“快快叫家丁搜寻,跳荷塘里找,莫非他又寻了短见?”

半个时辰过去,数十家丁将南院翻了个底朝天依旧未见陈小富的影子。

老夫人面色煞白,死死的盯着翠红。

翠红噗通一声跪下,汗如雨滴。

片刻,她忽的抬起了头来:

“老夫人,少爷他……他许是去书楼了。”

老夫人顿时一惊:“他去书楼干什么?”

“……少爷说,说他想看看书。”

……

……

书楼位于花溪别院的北院,高三层。

望了望书楼的飞檐,陈小富抬步走了进去。

花溪别院虽大,下人也不少,但此间真正的主人是老夫人和他这个私生子。

许是当年老夫人对这个刚出生的孙子还是抱有几分期盼,在修建别院的时候便在北院建了这处书楼。

至于里面的书是从哪里来的记忆中并没有,只知道里面的藏书很多,藏了些什么书……记忆中也没有。

走入书楼的第一层,里面整齐的摆放了一圈书架,中间有一张矮几,矮几前有一面蒲团。

绕着书架缓缓而行,时而驻足,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翻一翻,陈小富的那张漂亮的脸上渐渐多了一些疑惑。

就这么走马观花的看了半个时辰,他眉间的皱痕消散了少许——

字,有的书用的是小篆,有的书用的是隶书,也有的用的是小楷,其中有那么两本新一点的书用的字竟然有几分草书的神韵。

这些字,他都认识!

在这第一层已经看见了一本《诗经》。

犹记得《诗经》共有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六篇仅有标题而无文辞,故实际的诗歌是三百零五篇。

可陈小富翻到了最后一页,这本诗经仅仅只有一百二十四篇。

当是残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