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抢答,情报(1 / 3)
“什么……什么林……什么轻?”
“张道长刚刚叽里咕噜说了个啥玩意儿?俺咋一个字儿都没听懂?”
烧不着的棉布,这种听都没听过的事儿,众人见了自然心中好奇,也想听一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可惜一长串听下来,啥都没听懂。
“冯兄弟、林兄弟,你俩读书多,听得懂不?”有人下意识求助此刻显得有些狼狈的冯旭和林以山二人,二人本就是京官出身,众人自然觉得他们是最有学问和见识的。
其他人也纷纷看向冯旭和林以山,一脸好奇。
不过,在这个时代还完全没有任何概念的词,学识再高也是不顶用的,冯旭和林以山二人对视着摇了摇头。
“在下才疏学浅。”
“不知张道长话中真意。”
众人一时大为失望,有人则是摊着手耸了耸肩,笑嘻嘻地道“让棉布烧不着的玩意儿,仙法呗!”
旁边人不明所以地跟着笑嘿嘿地附和“嘿嘿!陛下贯会这些仙法!”
“……”
众人茫然议论之间,朱允熥则是若有所思地细细思考回忆起来,沉吟了片刻后,他抬头看向张宇清几人,道
“你们只注意到用了什么溶液、烘干了。”
“可其中的细节是否在意过?”
“譬如……棉布浸渍之时,溶液的酸碱值、溶液的温度,是否会影响附着效果?”
“除此之外,最适合的烘干温度区间是多少?很多时候,低温烘干也会干,高温烘干一样会干,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从外在来看一样,可其中的效果却可能千差万别。”
“另外,以你们现在的经验约莫也看得出来,这棉布烧不着的原理,与火绳烧不灭的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化学物质附着其上,改变其特性。”
“棉麻等织物本身是否干净,是否表面附着了油脂、蜡质和杂质?这些因素同样会影响附着效果,影响化学物质的均匀渗透,你们也考虑了吗?”
相比于浸渍火绳,阻燃棉的处理过程显然更复杂些。
其中的具体细节和数据。
他还真记不太全面。
不过,张宇清手里既然已经有了阴差阳错做出来的成品,大致步骤也和朱允熥明说了,朱允熥心里自然有数。
所以,朱允熥只需要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量、容易忽略的细节都列出来。
再丢给张宇清他们这群人慢慢去调试也就是了。
朱允熥话音落下。
此间原本就懵逼的众人,脑袋上的问号仿佛越来越多了,一双双看着朱允熥的眼睛里,也越来越迷茫。
“嘶……温度?酸?……减……”
“陛下这又是在说啥嘞!”
“俺怎么感觉是在讲天书一样?”
众人面面相觑,都在彼此眼睛里看到了茫然。
而另外一边。
张宇清、刘渊然、袁珙、马瑞四人则是满脸都是认真思考的样子,一个个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朱允熥,紧蹙着眉头,好似生怕自己错过了、或者忘记了朱允熥说的每一个字。
待朱允熥说完。
几人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各自露出恍然之色。
“陛下……所言极是!是弟子短视了,只看到了最表象上的步骤,未曾在意过这些细节!”
“原本弟子几人在炼丹司苦思冥想许久、也不死心地按照自以为的步骤,一遍遍尝试,始终无所进展。”
“如今听陛下一席话……弟子这才顿觉豁然开朗呐!”
几人面上纷纷露出喜色。
正所谓当局者迷,他们之前一直揪着表面上的步骤,可无论怎么一遍遍复刻之前的过程都没用,好像走到了一个尽头,走到了死胡同,根本看不到前路。
而朱允熥的几句点拨。
则给了他们无数的突破口,就像是在死胡同里,突然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路!这种感觉,一下子让他们觉得心里的憋闷都疏解开来了。
这时候。
马瑞双手手心叠手背拍了拍,为难地道“之前泡着那块棉布的磷酸二氢铵溶液已经被咱无意间用掉了,那盆溶液的酸碱度,我们却再难知晓了。”
袁珙也点了点头“还有烘烤温度。”
“当时咱也就往炉子旁边随意一放,等着干,要说那时候棉布所处的温度区间……那还真没一个人注意。”
闻言。
朱允熥心里念头转了转。
正准备找个借口,维持一下自己全知全能的人设,却被张宇清抢了先“不知道就一个个酸碱值区间、温度区间地去调整,控制变量,一次次尝试,总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正如陛下所说的话,「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探究天地真理,就要把一切的可能性都去试一试,绝不能怕麻烦。」”
“这次陛下和往常一样,把思路、突破的方向都给了咱们,接下来咱们要做些什么,心中还没有数么?”
而张宇清话音落下。
马瑞面上露出些许羞愧之色,袁珙则面露恍然地拍了拍脑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陛下这又是顺势给我们出了个题目,培养我们独立研究的能力!是弟子想当然,只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