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北上(1 / 2)

加入书签

八月十二日,銮驾行至古北口外二十里的波罗和屯今河北隆化,帝体愈觉不支。

然行不过三十里,帝忽呕血昏眩,御前侍卫急以黄幔遮道。

经众臣合议,暂驻跸波罗和屯行宫调养。

*

与此同时,毓庆宫

“传旨。”胤礽揉了揉眉心,“明日早朝后,孤要见九门提督和五城兵马司指挥使。”

小狐狸蹦过来【宿主终于要出发啦?】

胤礽闻言,伸手将小狐狸接到膝上,指尖熟练地挠起它下巴“是啊,这么激动?”

小狐狸立刻仰起肚皮【漠北有烤全羊!】

“馋狐狸。”胤礽失笑,手指顺着绒毛一路揉到尾巴尖。

小狐狸舒服得直哼哼,爪爪无意识踩起奶来。

等rua得小家伙眯起眼睛,胤礽才把它放进小窝“睡吧。”他轻按小狐狸眉心。

小狐狸迷迷糊糊蜷成团,尾巴却固执地缠住他手腕【宿主也睡……】

胤礽望着窗外的弦月,轻轻应了声“好。”

*

朝野上下见胤礽如此大动干戈,反倒坐实了心中猜测。

翌日早朝,几个不长眼的又开始活络起来了。

朝堂之上,胤礽端坐于监国位上。几位大臣交换着眼色,终于有人出列试探——

“殿下,近日京城戒严,九门盘查甚严,不知”

胤礽指尖轻点扶手,唇角微扬“李爱卿倒是提醒了孤。前日步军统领在城南拿了几个白莲教余孽,供出要在重阳节作乱。”

殿内顿时一片死寂。几位大臣悄悄交换眼色——这说辞未免太过巧合。

“诸位好奇?”胤礽从袖中抽出一卷绢帛,“这是他们暗藏的兵器图。”

绢帛哗啦展开,寒光凛冽的弩箭绘图赫然在目,“诸卿说说,这等凶器若流窜市井”

方才还蠢蠢欲动的朝臣们顿时冷汗涔涔。

“当然——”太子忽然轻笑,声音如春风化雨,“也多亏诸位近日闭门不出,才让搜查这般顺利。”

“所以。”胤礽执起茶盏轻抿,“这戒严令再延续十日,诸卿没意见吧?”

满朝文武齐声“殿下圣明!”

胤礽闻言轻笑,指尖在茶盏边沿缓缓摩挲“诸卿都是皇阿玛一手提拔的股肱之臣,自然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殿内霎时静得能听见银针落地。

见众人伏地战栗,胤礽展颜一笑,方才凌厉的气势如冰雪消融“都起来罢。孤不过白嘱咐几句,毕竟诸位家小都在京城,若让白莲教惊扰了”

话未说完,满朝文武已齐声高呼“臣等必严守门户!”

*

不过几日,京城的流言已如秋霜遇阳,悄无声息地消融。

宫内,尚宫局新立的规矩贴满了各宫廊柱——“妄议朝政者,杖三十,徙浣衣局”。

几个曾到处嚼舌根的嬷嬷,如今正老老实实在慎刑司刷马桶,刷得那叫一个光亮照人。

宫外,茶楼酒肆的说书人突然集体改了口风。

昨日还在讲“圣体违和”的先生,今儿就眉飞色舞地说起“皇上梦中得凤凰赐药”的新段子。

若有那不长眼的还想议论,立刻就有锦衣公子笑着搭话。

最绝的是通政司。

往日最爱“据实以报”的老臣们,如今呈上的折子字字锦绣“漠北捷报频传,圣躬愈安”。

有个愣头青师爷偷偷写了句“御医出入频繁”,结果被自家上司亲手塞进了灶膛。

*

早朝刚散,胤祉和胤禛便被召至毓庆宫。

一进门,就见胤礽正在整理几份密折,案头摊开的漠北舆图上,路线直指康熙行宫。

“过来。”胤礽头也不抬,将两枚令牌推至案边,“孤离京期间,老三盯着六部奏折,老四管着九门防务。”

胤祉解下自己的狐裘大氅就往胤礽肩“二哥骗人!昨儿张太医还说您脉象浮紧,夜里咳得连值夜的何玉柱都听见了!”

他手忙脚乱地系着衣带,声音都带了哭腔,“这大冷天的往漠北去,万一”

“不妨事。”胤礽轻笑。

见两个弟弟都死死盯着自己发白的唇色,不由失笑“怎么,怕孤倒在半路上?”

他从案底抽出一卷黄绫,“看看这个。”

胤祉的眼泪啪嗒掉在黄绫上。胤禛沉默良久,突然单膝跪地“臣弟请随二哥同行。”

他抬头时眼圈发红,“九门防务可交给他人,但二哥身边不能没人”

“胡闹。”胤礽沉下脸,却因突然袭来的咳意破了气势。

他勉强压住喘息,将两个弟弟的手叠在一起“京畿重地,交给别人孤不放心。”

“寅时出发。”胤礽在两人耳边轻声道,“对外就说孤染了风寒,老三每日记得往毓庆宫送药。”

*

当晚

望着那队消失在夜色中的轻骑,胤祉和胤禛站在角楼上久久未动。

秋风卷着落叶拍打在脸上,却浇不灭心头那股无名火。

“皇阿玛真是”胤祉咬牙切齿地揪着箭跺上的红缨,“三十多岁的人了,还照顾不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