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长乐未央(1 / 2)
“阿玛,”胤礽往锦被里缩了缩,只露出一双眼睛,“您看,儿臣这不是好好的?太医也说,只要仔细将养,与常人无异。”
康熙沉默片刻,无奈一笑,接着从怀中取出个锦囊。
“罢了,漠北风沙大,”他解开系带,取出一枚温润的羊脂玉牌,“这是朕让西藏活佛开过光的。”
玉牌被体温焐得温热,小心地戴在胤礽颈间,“不求你建功立业,只求你平平安安。”
胤礽低头看去,玉牌上刻着藏文六字真言,背面却是康熙亲笔的“长乐未央”。
他忽然想起前世,自己及冠时也曾得了一块相似的玉牌,只是背面刻的是“克己复礼”。
而这一世......
太医院呈上的每一剂汤药,都要先经天子亲尝;
御榻前的银炭盆,永远保持着最适宜的温度。
那个最重礼制的君王,竟破例让萨满巫师在太和殿前跳起了神舞。
重活一世,他得到了帝王更肆无忌惮的偏爱。
*
胤礽指尖轻轻摩挲着颈间的玉佩,抬眸一笑:“阿玛方才说,不求儿臣建功立业……当真?”
康熙正替他拢被角的手一顿,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小混账,朕说这话是让你宽心,你倒会顺杆爬!”
少年笑得眉眼弯弯,像只得逞的小狐狸:“那阿玛可得长命百岁才好,不然——”
他故意拖长了调子,“儿臣这般懒散,怕是要累死在奏折堆里。”
“胡闹!”康熙屈指弹他额头,却舍不得用力,“朕看你是存心气人。去年秋狝时,是谁三言两语就解决了蒙古诸部争端?上月军议,又是谁一眼看破噶尔丹的诱敌之计?”
胤礽往锦被里缩了缩,只露出一双狡黠的眼睛:“那不是被阿玛逼着去的嘛……”
“你呀!”康熙气得发笑,伸手去捏他脸颊,“明明有治世之才,偏要装闲云野鹤。朕看你是巴不得天天带着你那小狐狸,不是去西山赏雪,就是去江南听雨。”
胤礽眨眨眼,忽然轻声道:“所以阿玛要好好的。”
他指尖悄悄攥住康熙的袖角,“您在前头撑着,儿臣才能偷闲不是?”
康熙心头猛地一软,想起他五岁时,也是这般攥着自己衣袖说“阿玛别累着”。
“小无赖。”康熙笑骂,却将他的手包进掌心,“朕倒要看看,等将来朕老了……”
胤礽轻笑着打断:“是真的,阿玛春秋鼎盛,自然是不需要儿臣受累的。”
康熙望着他这副耍赖的模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指尖轻轻点了点他的鼻尖,低声道:“朕看你就是吃准了朕舍不得。”
帐内烛火摇曳,映得胤礽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细密的阴影。
他故意往锦被里又缩了缩,声音闷闷的,带着几分慵懒:“阿玛既知道,还总念叨儿臣……”
康熙无奈,伸手替他掖了掖被角,语气里带着几分宠溺的责备:“朕不念叨你,谁念叨你?你呀,明明比谁都聪慧,偏生不爱显山露水。”
胤礽微微睁开眼,眸中映着烛光,像是盛了一汪清泉。
他轻声道:“有阿玛在,儿臣何必显山露水?”
康熙一怔,心头蓦地软了几分。
他伸手抚过胤礽的发顶,低叹道:“保成,朕终究不能护你一辈子。”
话音落下,帐内一时静默。
胤礽望着康熙,忽然伸手握住他的手腕,指尖微微收紧:“阿玛,别说这样的话。”
康熙反手将他的手包进掌心,温热的触感透过皮肤传来。
他笑了笑,语气却格外认真:“朕不是玩笑。你总说朕春秋鼎盛,可人终究会老。朕如今还能替你撑着这片天,可十年后、二十年后呢?”
胤礽抿了抿唇,眼底闪过一丝倔强:“那阿玛就长命百岁,一直撑着。”
康熙失笑,轻轻捏了捏他的脸颊:“傻话。”
胤礽却不肯退让,直直望着他,声音轻却坚定:“不是傻话。阿玛若在,儿臣便永远是阿玛的保成。阿玛若不在……”
他顿了顿,喉头微哽,“儿臣便真的只剩一个人了。”
烛火“噼啪”一跳,映得康熙眼底光影明灭。
他沉默片刻,拍了拍胤礽的手背,低声道:“朕答应你,会好好的。”
胤礽靠在榻上,轻声道:“阿玛要说话算话。”
康熙语气温和:“朕何时骗过你?”
胤礽轻轻“嗯”了一声,唇角微微扬起。
夜风掠过帐外,带着漠北特有的凛冽。
康熙望着胤礽,心底一片柔软。
他知道,自己终究无法替儿子撑一辈子。
可至少此刻,他还能将人牢牢护在羽翼之下。
这就够了。
*
胤礽看着康熙微微出神的模样,就知道自家阿玛又在胡思乱想了。
他故意把茶盏往案几上重重一放,理直气壮道:“阿玛,儿臣要听故事。”
康熙一怔,随即爽朗大笑起来,一颗心都要化了——这孩子,分明是怕他难过,变着法儿哄他开心呢。
他笑着打趣:“不困了?”
↑返回顶部↑